翻新时间:2023-05-20
当前纪录片热点现象分析及创新发展
摘 要 经过政府、创作者、媒体的长期共同努力,纪录片已经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节目形式之一。而纪录片热点现象背后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高质量纪录片短缺,同质化竞争严重,纪录片类型分化。今后国产纪录片应当从理念、题材、风格、画面等方面实现创新,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 纪录片;热点;现象;创新;发展
0 引言
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电视节目形式。纪录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近年来从《舌尖上的中国》、《China・瓷》到《故宫100》、《大黄山》,一部又一部力作呈现在观众面前,令人大饱眼福,纪录片俨然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节目形式之一,告别了孤芳自赏的年代。然而纪录片热点现象的背后也同样带给人冷静的反思,虽然目前不乏大量经典之作,但纪录片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推动纪录片的创新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1 当前纪录片的热点现象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纪录片的热点现象随之兴起。首先,从当前的宏观环境来看,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产业。国家广电总局也在进一步探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如对纪录片项目的补助,旨在加强对国产纪录片的扶持。在宏观政策的激励下,创作者满怀对纪录片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经过长期的酝酿雕琢,为广大观众带来一批又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纪录片本身就强调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其制作和传播过程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自然生态与弱势群体进行关注的过程,如《丝绸之路》、《麋鹿家园》等纪录片无不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感觉。
其次,纪录片本身类型多样,值得人回味和咀嚼,其宝贵的画面记录、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强烈的启发作用使其获得充分的市场认可,《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创造收视率的高峰,使纪录片开始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发展。媒体间的联动同样是纪录片热点潮流的动因所在。视频网站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播领域,通过引入电视纪录片栏目、购买放映权限,视频网站已渗透到纪录片生产和营销领域,加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国产纪录片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2 纪录片创新发展的需求
面对纪录片热点现象,反思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其创新的需求尤为迫切。
1)高质量纪录片短缺。国产纪录片经过多年的积淀,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故宫100》、《茶叶之路》、《香格里拉》等纪录片无论从主题策划的新意,还是资料采集的难度,以及拍摄的规模与成本,都颇具代表性。但是纪录片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拍摄的难度以及规模,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也不乏观赏价值,关键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之作仍然有限。从当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多数电视纪录片的质量并不理想,可以说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一直乏善可陈。
2)内容同质化。以国际化、多样化视角,在创作理念、题材选择、语言审美等方面不断进行拓展,这些都是国产纪录片发展的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繁花似锦的优秀纪录片外,电视台纪录片节目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舌尖上的中国》主题新颖、个性鲜明,甚至营造出特有的品牌优势。而反观各大电视台的历史或人物题材的纪录片,无论在主题选取还是在编辑形式上,都具有同质化特征。尽管主持人具有名人效应,主持过程精彩,观众长期面对同质化的节目中也会感到视觉疲劳。
3)类型分化。纪录片虽然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且每种类型题材的纪录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从吸引观众、扩大社会影响力的角度考虑,当前纪录片类型的分化与聚集现象仍然不可忽视。国产纪录片在内容上有精英化和贵族化倾向,人文历史题材居多,主流文化纪录片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目的,贴近观众生活的作品数量有限。相比国外很多关注人与自然类型的纪录片,投资规模并不大,拍摄的画面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如备受观众喜爱的《萌宠成长记》、《袋鼠邓迪》,其拍摄类型、选材、风格定位与国产纪录片有着明显的区别。
3 记录篇创新发展的举措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国产纪录片应当从理念、题材、风格、画面等方面实现创新,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1)纪录片理念的创新。目前国产纪录片以国家打造为主,近几年虽有大量的精彩纪录片呈现,但其中很多都是央视投入巨资打造,颇具贵族化特征。相比之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道就在于将目光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使饮食文化与人对生命的感悟有机融合,尤其值得回味。而《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观众对纪录片节目也是更加期待。这说明纪录片的创作理念需要适时转变,纪录片既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珍惜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于贵族化和小众化的纪录片将有可能面临昙花一现的危机。《萌宠成长记》之所以受到观众青睐也是源于其对生活的贴近。因此,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创作者,都应当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纪录片实现向社会生活的“软着陆”,带给观众多样的审美体验。
2)纪录片题材的创新。纪录片的主题可以是标新立异的,也可以是简单纯朴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主题方向,寻找创新的题材。例如同样是人与自然为主题,创作者对表现题材的选择却是仁者见仁。纪录片本身就有不同的题材侧重,如战争题材、历史题材、人物题材、自然题材、艺术题材、生活题材等,避免同质化并不代表要摒弃其中过热的类型,而是要善于另辟蹊径,在内容题材上实现创新突破。例如《燃烧的太平洋》虽侧重战争历史题材,但包含的思辨色彩和独特见解着实让观众产生了共鸣。国外纪录片《熊熊一家和我》、《帝企鹅日记》、《阿涅斯的海滩》充满真情与感动。越是贴近人的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题材,越能够引发共鸣,给人启迪。
3)纪录片风格的创新。传统的纪录片严格遵循“纪实”与“真实”的要求,严格排斥表演式的画面。但随着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人物与情节开始在纪录片中占据重要位置。有人物的真实表现、有动人的真情故事、有耐人寻味的情节,无疑为纪录片勾勒起脉络和线索,对观众也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纪录片《大明宫》中已开始出现人物的参演,《舌尖上的中国》更是真实记录百姓人家的温暖生活,那些朴实的话语深深令人感动。国外纪录片《袋鼠邓迪》讲述邓迪在袋鼠保护区的生活,以其独特的经历、穿插的故事为线索,颇为牵动人心。所以国产纪录片也应注重风格的转型,在纪录片融入更多元素,使纪录片有血有肉。
4)记录片画面的创新。纪录片虽然采取记录的形式对主题进行诠释,但表现的形式却是不拘一格的。纪录片的拍摄不仅要尊重画面的真实、客观,更要善于使用多元化的表达。例如《故宫100》这部纪录片虽然是表现建筑和历史,而建筑物本身又是静止状态,拍摄过程中通过大量使用运动镜头,反而带给建筑生机与活力之感,使人觉得那些凹凸有致的花纹、细致精美的图案仿佛触手可及。还有的历史与人物题材的纪录片,通过引入水墨动画,却有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并且弥补了历史资料缺失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2]孙继勇.电视纪录片选题创新[J].当代电视,2014(9).
[4]张雅欣.当下国产纪录片创新印象[J].电视研究,2013(1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淘气的小兔子
- 看花灯
- 给妈妈洗脚
- 过年
- 母爱
- 放爆竹
- 银杏树的树叶
- 《大长今》读后感
- 赏灯记
- 美丽的北戴河
- 《哈利·波特》读后感
- 我的妈妈
- 包饺子
- 看鲁班展
- 我的爸爸
- 家校互动,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实践研究
-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引论
- 虚拟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实”用
- 浅议当前课堂教育的弊端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守护学生幼小心灵
- 函数单调性的诀窍
-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的教学渗透
- 文本研读的三个层面
- 教师要用爱心去唤醒犯错学生
- 立足现实关注长远
-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 生活问题数学化与数学问题生活化初探
- 关于小学英语口语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 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教材呈现方式
- 浅析中小学生性教育的困境与展望
- 蘑菇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 操场上
- 爷爷和小树
- 《小小竹排画中游》
- 小鱼的梦
- 认识钟表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 摆一摆,想一想
- 声母p
- 影子
- 狮子大王
- 知识的准备是兴趣产生的基础——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课
- 小学语文第二册《未来的桥》教学设计
- 爱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