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混凝土梁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
【摘 要】
由于目前基于桥梁动力信息的损伤识别方法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尝试性地采用结构自重作为损伤识别分析的外部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混凝土裂缝损伤对结构的哪些响应变量有重要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而找到能较好的反映结构损伤的物理量,并通过光纤传感器和传统电测应变片的对比试验,验证了光纤传感器用于损伤识别的可行性。
【关键词】混凝土梁;损伤识别;应变检测
Experiment research of concrete beam harm identification
(1. Transportation occupation technical college of Qinghai Xining Qinghai 810003;
2. Hebei transportation occupation techn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3. Liberation Ar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00)
【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a method to exist not a few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harm of bridge motive information currently, The article tries ground adoption structure self-respect is a harm to identify an analytical exterior information, analyze concrete crack harm on this foundation to structure of those respond to change the quantity contain importance influe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property have what dissimilarity, find out thus can the better reflection structure hurt of physical quantity, and pass fiber optic spread feeling machine and traditional electricity to measure a contingency slice of contrast experiment, verify a fiber optic to spread a feeling machine to used for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harm identifies.
【Key words】Concrete beam; Harm identification;Contingency examination
1. 前言
(1)损伤识别是桥梁健康监测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桥梁均埋设了长期健康监测系统,利用这些系统在自然风荷载或行车荷载作用下获取的结构动力信息,基于动力信息开展了大量损伤识别理论研究,但是在研究中发现:环境噪音严重,影响损伤识别的准确性;结构动力特性对小损伤不敏感,难以捕捉早期损伤;动力信号的测试精度相对较低,识别精度难以保证;对于中小型重要桥梁,难以测试结构动力信息。
(2)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动态范围大、频带宽并可实现绝对测量以及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的特点,而且光纤体积小、柔软可弯曲,能以任意形式复合于基体结构中而不影响基体的性能。光纤传感系统最具优势的地方在于它可同时作为传感元件和传输媒介,便于与光纤传输系统联网,以实现系统的遥测和控制。所以,把光纤传感器埋入混凝土结构中,用于各种参量的测量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因此本文尝试将光纤传感器应用到损伤识别中来。
(3)由于损伤识别是一个标准的反问题求解问题,存在解不唯一等客观理论难点,课题组在理论研究上遵循如下技术路线:首先进行损伤的正分析,了解混凝土裂缝损伤对结构的那些响应变量有重要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其次将损伤识别问题分解为损伤出现识别、损伤位置识别与损伤程度识别等相对简单的问题,力争解决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
本文主要进行损伤识别正分析的探讨,关于第二个论题由于篇幅原因,另撰文论述。
2. 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裂缝对结构应变与挠度的影响分析
(2)为了分析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裂缝对结构应变与挠度的影响情况,1#小梁六种结构形态在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应变与挠度响应变化见图7、图8、图9与图10。由图7、图9可见:即使小梁在完好状态下应变分布出现了跨中应变小于1/4处应变的反常现象,初步分析可能在1/4处出现了微裂纹;随着跨中人为裂缝的逐渐加深,靠近裂缝一侧的应变逐渐释放,应变值降低,但是1/4微裂纹处的应变持续增加,其他部位的应变几乎不受裂缝扩展的影响。由图8、图10可见:随着裂缝不断扩展,相同荷载下结构挠度持续增加,说明构件刚度持续降低,同时构件全长的挠度均受到影响。
3. 裂缝扩展对应变与挠度的影响分析
4. 光纤传感器在损失识别中的应用
5 . 结论
5.1 损伤识别变量的选择:应变对局部损伤敏感,但是感应的范围有限;挠度是个全局变量,感应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以用于损伤定位。
5.2 应变量的变化与裂缝、应变片的相对位置、裂缝扩展程度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进行损伤定位与程度计算的难度较大。
5.3 实际工程应用时,如果不能实现光纤传感器的分布式布置,应该将挠度监测手段与应变监测手段相结合,用挠度变量识别损伤的出现,利用应变变量进行损伤定位的识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云
- 魅力婺城我的家
- 梦之语
- 我喜欢
- 云
- 只有您
- 不想长大
- 风儿
- 春的消息
- 秋天
- 校园早晨
- 假如我是一名教师
- 画风
- 中华挺立宇宙间
- 老师
- 地质模型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
-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浅析
- 关于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若干思考
- 马利冷却塔一机双塔运行研究
- 基于电力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
- 深化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策略分析
- 小议配网调度管理的精益化
- AP1000一回路泄漏监测及响应
-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 高职《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 水泥熟料线余热锅炉冬季防冻措施研究
- 电力企业推行精益管理方法实践与思考
- 如何利用传统的通风方式来治理矿井瓦斯
- 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 企业管理文化论
-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 给孩子留下畅想的空间
- 扩大对话窗口实现语文教学互动
- 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 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
-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艺术
-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 班级活动——德育教育的沃土
- 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度过拼音关
- 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
- 内外并进,抓读写
- 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孩子语言
- 语言训练,贯穿语文课堂的主阵地
- 怎样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