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成人依恋的情绪一致效应

成人依恋的情绪一致效应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成人依恋的情绪一致效应

关键词 成人依恋 注意偏向 工作记忆

Emotional Consistent Effect of Adult Attachment

HAN Qi, CHEN Qijia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7)

Key words adult attachment; attentional Bias; working memory

0 引言

1 不同成人依恋模式对社会信息处理的脑机制

2 不同依恋风格的记忆区别

2.1 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2.2 不同依恋风格记忆差别解释

记忆一般分为识记,重现,再认和回忆三个阶段。以往研究都是通过检测不同依恋个体在再认和回忆该阶段对刺激材料的不同反应探讨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对不同刺激材料的记忆差别。在实验研究中可以发现高回避型个体更难以再认和回忆出依恋相关的信息,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高回避型个体的防御措施阻扰其对该类信息的编码(Chris Fraley and Brumbaugh 2007)。研究者们在关于回避型个体的记忆研究中指出回避型个体采用两种策略压抑情绪和依恋相关的经验:前防御(preemptive defenses)减少了初始信息的编码,后防御(postemptive defense)阻止已经编码的记忆进入。两项关于先前防御记忆的研究报告中,被试接受一次访问,并在访问中谈论一些依恋相关的事件(Fraley, Garner et al. 2000; Chris Fraley and Brumbaugh 2007)。两项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回避型个体只能回忆其听到的少量内容,这都是由于前防御阻止了依恋相关信息的编码。在此基础上,讨论后防御是如何影响关于儿童时期与依恋主体的记忆,实验要求被试回忆儿童时期与父母的经历,该经历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被试在回忆之前完成固定任务写作或者自由写作,其中回避型个体在自由写作中的检索延迟时间长于固定模式写作,其结果显示后防御抑制了拒绝型回避个体的成人对消极依恋经验的检索并使其依恋系统保持在去激活状态(Kohn, Rholes et al. 2012)。

3 小结和展望

探讨成人依恋的认知加工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成人依恋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主要从注意和记忆两方面讨论成人依恋的情绪一致性。成人依恋风格往往也与儿童时期的某些经验有关,例如当人们被询问儿时记忆时,会自动调节过去不好经历的影响,并且能够用一种清楚明白的方式讲述其故事。在以往的理论模型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对于焦虑和沮丧,人们本能地存在一些不同的认知偏见。由于现有的研究缺少讨论依恋个体的工作记忆与选择注意的交互作用。大量的实验结果已证明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选择具有自动导向作用。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依恋个体,如:回避型(焦虑型)依恋个体对情绪刺激信息的特定策略反应,其工作记忆对选择注意是否还能产生自动的导向作用。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进行探讨。因此,我们可以采用Downing(2000)的实验范式,讨论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情绪刺激信息的工作记忆对选择注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ower, G. H. (1987). "Commentary on mood and memor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 Chris Fraley, R. and C. C. Brumbaugh (2007). "Adult attachment and preemptive defenses: Converging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defensive exclusion at the level of encod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5(5): 1033-1050.

[4] Edelstein, R. S. (2006).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memory: Investigating the source and extent of avoidant memory impairments." Emotion 6(2): 340.

[5] Edelstein, R. S., S. Ghetti, et al. (200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memory: Adult attachment and long-term memory for child sexual abus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11): 1537-1548.

[6] Eisenberger, N. I., M. D. Lieberman, et al. (2003).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302(5643): 290-292.

[7] Fraley, R. C., J. P. Garner, et al. (2000).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 defensive regulation of attention and memory: examining the role of preemptive and postemptive defens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5): 816.

[8] Gillath, O., S. A. Bunge, et al. (2005).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negative thoughts: Explor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 Neuroimage 28(4): 835-847.

[9] Kohn, J. L., W. S. Rholes, et al. (2012). "Self-regulatory depletion and attachment avoidance: Increas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negative attachment-related mem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1): 375-378.

[11] Mikulincer, M. and V. Florian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and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reactions to stressful event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143: 16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地球健康是一种牵挂
老虎与熊猫
鹬蚌合作,顺利逃脱
一次有趣的比赛
我多么想我是市长
钢笔的起诉书
老婆婆的枣树
地球生病了
美好人生,明日世界
假如我会克隆
《西游记》现代版
小刺猬的“红衣裳”
未来的房子
幻想
我的未来-由汶川大地震想到的
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公关策略
“全员激励机制”在提升中职班级凝聚力中的实践与探索
乳母·保姆·幼儿教师:近代中国幼儿养育者女性身份的转变
透过生活习俗看日本文化的兼容性
从大众餐饮店分析中原饮食习惯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降低途径分析
对自闭症学生挑食行为纠正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车工一体化课堂教学
中职生就业心理探析与对策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成人依恋的情绪一致效应
如何使监督机制在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发放中常态化
酒店微信营销与微博营销的应用比较
略论化学用语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
《我选我》教学设计4
06我选我最新教案一教学实录
《我选我》教学设计6
06我选我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我选我》教学设计3
07一分钟最新教案三教学实录
我选我最新教案四教学实录
故事:一分钟教学实录
《我选我》课文内容
《我选我》教学设计5
06我选我最新教案二教学实录
一分钟最新教案一教学实录
07一分钟最新教案二教学实录
我选我最新教案三教学实录
一分钟最新教案五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