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3
单叶蔓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关键词: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 L.);总黄酮;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Key words:Vitex rotundifolia L.;total flavonoids;orthogonal experiment;extraction technology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对单叶蔓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影响提取的各种因素及条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单叶蔓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单叶蔓荆由烟台益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经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天然药物实验室鉴定为单叶蔓荆。
U-19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JA5003B型电子天平、DHG-9053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THH-6型恒温水浴锅(上海乔跃电子有限公司);SHZ-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RE-301型旋转蒸发仪(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剂
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方法
1.4.1 单叶蔓荆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单叶蔓荆粗粉30 g,于1 000 mL烧瓶中,按要求加入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一定时间,过滤,减压回收溶剂,干燥,称重,得到单叶蔓荆干膏。精确称取在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单叶蔓荆干膏10 mg,于10 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解,定容后备用。
2)标准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于120 ℃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30 mL,水浴微热使其完全溶解,放冷,60%乙醇定容至100 mL,制成0.100 mg/mL芦丁对照品溶液。
4)精密度试验。精确吸取2.0 mL芦丁对照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绘制方法,平行操作5次,测定该方法的精密度。
5)稳定性试验。取适量供试溶液,按标准曲线绘制方法,于0、2、4、6、8 h分别测定其吸光度,测定该方法的稳定性。
6)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药材,按照以上方法制备供试样品溶液,并按标准曲线绘制所述方法测定吸光度,平行操作5次,测定该方法的重复性。
7)回收率试验。精确吸取6份已知含量供试样品溶液各0.5 mL,加入芦丁标准品溶液,按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单叶蔓荆总黄酮的含量。
供试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精确吸取5 mL供试样品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绘制项方法测定其吸光度,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单叶蔓荆总黄酮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绘制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芦丁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A=0.057 0C-0.008 3(r=0.999 8)。结果表明,芦丁在0.004~0.045 mg/mL浓度范围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单叶蔓荆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2.2.2 验证试验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50、2.49、2.52 mg/g,平均含量为2.50 mg/g,RSD=0.63%(n=3),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靠。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2] 徐月灿.蔓荆子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J].生命科学仪器,2008,6(7):54-55.
[3] SHEN J K, DU H P, YANG M, et al. Casticin induces leukemic cell death through apoptosis and mitotic catastrophe[J]. Ann Hematol,2009, 88(8):743-752.
[4] DENG Y. 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two medicinal plants from indonesia[D]. Ohio: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10.
[6] YOSHIOKA T, INOKUCHI T, FUJIOKA S,et al. Phenolic compounds and flavonoids a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from fruit and leaf of Vitex rotundifolia[J]. Z Naturforsch C, 2004, 59(7-8):509-514.
[7] KAWAZOE K, YUTANI A, TAMEMOTO K, et al. Phenylnaphthalene compounds from the subterranean part of Vitex rotundifolia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 J Nat Prod,2001, 64(5): 588-591.
[8] LUECHA P, UMEHARA K, MIYASE T, et al. Antiestrogenic constituents of the Thai medicinal plants Capparis flavicans and Vitex glabrata[J]. J Nat Prod, 2009, 72(11): 1954-195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瞬间
- 关怀
- 周末
- 日记
- 这个寒假我做主
- 诚信是宝
- “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演讲比赛稿
- 读《娥眉道上》有感
- 买书
- 读《鲁滨逊漂流记》后
- 读《捉小鸡》有感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日记一则
- 读《小公主》有感
- 读《流浪汉的故事》有感
- 浅析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 用爱心托起孩子明天的希望
- 做心灵的舞者
- 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研究
- 浅析明清贵州山水画艺术
- 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群众文化
- 清代东北流人文化的内涵初探
- 图书馆实施网络公共关系的特点
- 践行义诊活动与弘扬雷锋精神
- 论贵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建和谐社会
- 孔子论君子之德
- 诌议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
- 推进小组合作,完善班级管理
- 儒家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精神资源价值
- 浅谈相声艺术与发展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材理解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材理解
- 《匆匆》教学设计
- 《回家》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