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0
4G网络16T16R覆盖方案及效果分析
【摘 要】在4G网络覆盖中,由于农村和道路覆盖站间距较大,通过对共址站进行16T16R改造,可以增加单站的覆盖范围。该技术适用于农村站点覆盖、快速道路和高速公路等场景,可以减少新建站点数量,满足网络场景化覆盖需求。
【关键词】16T16R 4G网络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1 引言
中国移动大力提升4G网络覆盖范围,在2015年4G网络三期工程中,有近半数的基站将用于农村地区和高速公路的4G网络覆盖。这也标志着4G下乡成为了现实,移动宽带服务开始延伸到农村。但在中国移动农村和道路覆盖现网站点中,由于站间距较大,4G网络若全部采用8T8R共址建设,势必需新建相当数量的基站。因此,建议在4G网络农村和道路覆盖中采用16T16R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单站的覆盖范围,减少单位面积内新建站点数量,从而达到节省投资、快速提升网络覆盖范围的良好效果。
2 16T16R方案概述
传统4G基站建设是通过对同厂家3G 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设备进行插板升级,共用RRU和天线,即可快速实现4G网络部署,这种建设方式对于城区站间距合适的场景非常适用。但是在农村和道路覆盖中,由于站间距较长,若全部采用8T8R方式升级,则会产生较多的弱覆盖。因此,可以通过共址建设16T16R基站的方式快速完成4G网络覆盖。
2.1 硬件配置
以华为4G设备为例,4G需配置UBBPd9板,3G需配置UBBPb板,RRU为RRU3168e。
若16T16R小区和8T8R小区共基站,则16T16R小区和8T8R小区应绑定到不同的基带板上。
在BBU 2槽位可提供6个光口,连接6个RRU3168e,
2个8T RRU,其中一个RRU下行只发射4G信号,另一个RRU下行只发射3G信号,上行采用16通道双模接收来同时提高3G/4G上行覆盖能力。16T16R方案硬件配置如图1所示:
图1 16T16R方案硬件配置
2.2 改造要求
在对共址站进行建设时,需重点进行以下改造:
(2)2副天线型号要保持一致(与8T8R时一致),天线并排安装在同一平面内,保证同方向覆盖。
(3)2个RRU到2副天线之间的馈线长度尽量保持一致。
(4)2副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需保持一致。
(5)2副天线的水平间距最好大于10个波长(80cm)。
改造后的天馈线安装如图2所示:
图2 16T16R天馈方案
3 案例分析
3.1 整体覆盖对比
以北方某市城市快速路的一段为例来进行分析。对目标道路进行往返测试,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覆盖在16T16R方案改造前测试情况较差,对目标道路选择3个基站进行16T16R改造后再进行往返测试,测试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3.2 单站覆盖对比
单站覆盖范围定义:小区RSRP≥-110dBm(定义边缘用户)的半径定位为小区的覆盖范围(注:用户在RSRP为-115dBm左右时仍可以适用网络接入上网,但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表2 16T16R改造前后单站覆盖范围对比
小区名 改造前覆盖范围/km 改造后覆盖范围/km 覆盖范围增加比例/%
A基站2小区 1.1 1.5 36.36
3.3 与MIMO技术的对比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通过采用MIMO技术,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信道容量能够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因此可以利用MIMO信道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在实际应用中,MIMO主要应用于室内覆盖,以提升室内信源的容量。
4 结论
参考文献:
[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LTE场景化创新解决方案[Z]. 2014.
[5] 林云,何丰. MIMO技术原理及应用[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府南河
- 开封一日游
- 丽江二三事
- 参观湖南修山水电站
- 快乐的一天
- 秋游挂榜山
- 喷泉广场
- 北京五日游
- 春游
- 秋天的鼋头渚
- 游庐山瀑布
- 请到绿城南宁来!
- 游中华恐龙园
-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 夜游南岸嘴
- 浅谈地方高校大学生应对校园危机的能力
- 关于高职院校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管理
- 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教改的实践与探索
- 浅谈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 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民办高校筹资问题研究
- 浅谈高校生物化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 关于构建高等学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探讨
-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
-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关于全国高职院校3G大赛对网络优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启示
- 试论大学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
- 试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
- 试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关于应试教育冲击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 中国人太自信了
- 鲁迅绍兴故居
- 六十至九十年代对鲁迅的批驳
- 鲁迅──故乡生活大事记
- 毛泽东论鲁迅:我与他的心相通
- 二十至四十年代对鲁迅的批驳
- 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自信使生命更具光彩
- 鲁迅与佛教
- “力”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 鲁迅生平
- 蔡元培论鲁迅:先生人格不凡
- 鲁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