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走鹅卵石路健身也有讲究
在健身苑、健身点,或者公园和社区绿地,我们都可以看到用鹅卵石铺成的“健康路”,近年来,采用走鹅卵石路健身逐渐在老百姓中风行。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健身,盲目锻炼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某种疾病导致步态不稳或下肢无力的病人就不宜进行这样的练习。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意外跌倒而产生严重后果,有的还会加重病情。
走走鹅卵石路益处多
俗话说“双脚如树根,治脚治全身”。运用卵石摩脚,来刺激其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起到调节内脏器官的作用,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据美国俄勒冈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60岁以上的人每天在圆滑的鹅卵石小径上行走半个小时,连续行走4个月后,他们罹患的高血压会显著降低,而且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也都有明显提高。研究人员看到中国人在传统的石子路上来来回回地锻炼和行走后,对鹅卵石的健康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原先估计会看到,在鹅卵石路上锻炼会对健康有一些很一般的改善,可是,在为期16周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志愿者的血压也下降了。
走“健康路” 方法也有讲究
怎么走“健康路”也有讲究。踩踏鹅卵石路面应穿鞋底薄软的鞋或厚袜,因为厚而硬的鞋会阻隔鹅卵石对足底的按摩作用。由于人类的脚长年适应于穿鞋行走,故不能长时间赤足走在鹅卵石路面上,特别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足底肉垫普遍较薄,骨突明显,赤足练习时更要掌握好时间和踩踏力度,否则,硌伤足底肉垫,会产生慢性足底疼痛。
练习时,可做小步的轮换踩踏,感觉鹅卵石对足底的挤压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鹅卵石轻度挤痛足底,这时要频繁换脚,不断调整姿势,学会多用足趾抓持路面,避免足底负重过于集中到足跟和前脚掌。
由于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病变,因此,走鹅卵石路的时间应控制在一天2次,每次15分钟左右。要特别提醒锻炼者的是,刚开始走鹅卵石时,脚会比较疼,不应该勉强走很长时间,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时间。老年人走路时要将精力集中在路面,以免精力分散,造成不必要的扭伤、跌伤。也可以采取站在原地踮起脚尖的方式,既安全又起到了和走鹅卵石路同样按摩穴位的效果。
有些人不宜走“健康路”
1.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由于控制不好脚步,不能进行这样的锻炼。
2.较严重的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由于关节欠灵活,不平的路面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关节的病损。
3.长期卧床后或因肢体受伤而长时间石膏固定的人,刚开始练习行走时,由于下肢肌力欠缺,马上进行这种锻炼有可能带来危险。
4.因神经系统疾患导致下肢肌无力者,也不应进行这种锻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游玉龙雪山
- 丹霞山真美
- 读《大学生与战士》有感
- 蚂蚁搬家
- 一次大扫除
- 奥运畅想
- 第一次包饺子
- 秋菊
- 第一次坐飞机
- 爸爸误会了我
- 游广场
- 心爱小狗
- 西瓜皮,回来了
- 一场及时雨
- 一张珍贵的照片
- 余额宝网络营销
- 对于家庭电视购物的探讨
- 国产电影中的“性”问题
- 简述怎么写会计毕业论文
- 2015经济学开题报告
- 汽车服务营销的浅析
- 2015经济专业开题报告
- 一个傻子的哲学
- 侯孝贤的金马电影学院
- 科学怪人的肖像
- 《刺客聂隐娘》开拓的电影新局
- 反恐前线的“大漠猎鹰”
- 后“解严”时代的金马格局
- 最新经济类开题报告
- 偶像的大格局与小确幸
- 拿来主义
- 24促织
- 王士禛《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教案
-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详案
- 《病梅馆记》教案B
- 邹忘讽齐王纳谏
- 五柳先生传
- 柳毅传
- 过万重山漫想(1)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古诗词颂读]
- 记念刘和珍君
- 《右溪记》教案
- 事实还需雄辩——议论文写作指导
- 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