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1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论文关键词:移就;修辞格;转移形容词;翻译

论文摘要:移就修辞格是英语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一定的语境中移就格的巧妙运用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结合相关语言材料的分析,粗略地探讨了英语语言中常见的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一、引言

《辞海》载:“移就:甲乙两项相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如‘幸福水’,幸福本属于人,今移用于水,这就叫移就。”按照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的解释,TransferredEpithet是: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appropriate noun to modify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词典进一步举例说明: “Common examples are: ‘a sleepless night’; ‘the condemned cell’;‘a happy day’。由此可见,移就修辞格是英汉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种超常的词语组合方式,是一种艺术语言。

除开上文提到的形容词移用外,英汉语言中还有副词的移用,如“Water flowed languidly into the thirsty field”(水无精打采的流进了干涸的土地);名词的移用,如“He knew that the moral card house would come down”(他知道那道德纸屋会塌下来)。本文主要讨论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即移就形容词修饰语+中心语。

二 移就形容词的表现类型

转移形容词与中心语临时组合,其搭配有悖语言规范,是作者在调遣词语上的一种主观随意的“拉郎配”,只要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在逻辑语义深层结构中合情合理,一切属于人、动物、具体和抽象事物的形容词修饰语都可临时相互借用。

1、移人于物,说明人的修饰语移用于说明事物,即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使事物或概论带上人的情感,这是常见的用法。

⑴Before him there are still three weary miles

在他前面仍有三英里令人厌倦的路程。

Weary本是指he,作者一反常规移来修饰mile配不当,却使语言简洁生动,意蕴丰富.

⑵ “Don’t worry, son, we will show them a few tricks.” Darrow had whispered throwing a reassuring arm round my shoulder as we were waiting for the court to open.

“别担心,孩子,我们将给他们看些把戏,”我们等候开庭的时候,达罗搂着我的肩膀,低声对我说,叫我不要担心。

Reassuring属于描写人的表述词语移来描写人体的一部分,说明某种行为动作,使之带上人的情感。

2、 移物于人,即把说明事物的属性移用来说明人或人的行为

⑶He is not an easy writer .

他是一个作品很难读懂的作家。

easy本来用于说明事物,即修饰作品而不是作家,作者在此移用来修饰人 writer ,an easy writer等于 a writer whose works are easy to read(作品易懂的作家)

3、移甲物于乙物,即将原描写甲事物的表述词语移来描写与之相关联的乙事物或某一概念。

⑷Darrow walked slowly round the baking court.

达罗绕着那气氛紧张、异常闷热的法庭踱着步。

Baking 本来是指烤面包,可以想象一下靠面包时的情景,所以作者在此移来说明另一具体事物court,生动的描述了法庭在审理这场震惊世界的审判时紧张而闷热的气氛。

三、移就形容词与中心语的关系及其翻译

移就格简洁凝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然而作为一种超常规搭配的语言变异现象,含有移就格的句子如何准确理解,如何翻译得恰到好处,往往使人颇感踌躇。翻译时,首先要弄清移就形容词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因此,译者只有从深层结构角度对其分析,才能准确传达原文内涵。常见语义关系可归纳如下:

1、 修饰关系

语义为修饰关系的转移形容词一般可以直接译成汉语,并保留移就手法,我国读者获得相通的感受。

⑸This is a credulous age, and the burden of knowledge which we now have to carry is partly responsible.

这是一个轻信的时代,究其原由,部分在于如今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实在太多。

2、 并列关系

语义为并列关系的转移形容词,一般可译成两个并列的成分

⑹She sat there with embarrassed delight. (cf. She sat there with both delight and embarrassment.)

她坐在那儿, 既尴尬,有高兴。

3、 因果关系

语义为因果关系的转移形容词搭配,一般可译成原因状语

⑺Possibly, some people might suspect him of a degree of underbred pride; I have a sympathetic chord within that tells me it is nothing of the sort. (cf. Possibly, some people might suspect him of a degree of pride which was due to his lack of education;)

可能有人怀疑,他因某种程度的缺乏教养而傲慢无理;而我内心深处却怀有同情之感,觉得他并不是这类人。

4、 转折关系

转移形容词与被修饰语形式上是修饰关系,实际上是转折关系,可采用增词法翻译,即增加转折关联词。

⑻The anguished dignity she brought to that part made it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her career.

那个尽管痛苦却不失尊严的角色是她演艺生涯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

5、 伴随关系

语义为伴随关系的转移形容词一般是动词的分词形式,形式上是形容词,实际上是动词,伴随谓语动作的发生,翻译时视为谓语为宜。

⑼The sailors swarmed into a laughing, cheering ring around the two men.

水兵们笑着,欢呼着,在这两个大人物周围挤成一圈。

四 结束语

总之,移就修饰格是一门语言艺术,它新颖生动,简洁明快,含义深刻,表达准确,巧妙的运用这种修饰手法可以增强语言描述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论说的力度。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艺术,可以帮助我们领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感,挖掘文章的内涵,进而帮助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原文,翻译原文。译者在翻译移就修饰格时,首先必须彻底理解其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然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再现于译入语中。

参考文献: 2.李树德、冯齐,《英语修辞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安定,《英汉修辞与翻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王得春,《词格与词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上海外语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教育出版社,2000

6.钟馥兰,“英语修辞格中的移就与移觉浅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7.束金星、徐玉娟,“移花接木,相德益漳”,《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2

8.汪火焰,“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浅析”,《中国翻译》,20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想对您说
给妈妈的一封信
送给妈妈一份特殊的礼物
妈妈,请您拯救地球
给同学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致奥运场馆建设者们的一封信
给校长的建议
给杨红樱阿姨的一封信
妈妈,我爱您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致安徒生爷爷的一封信
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
一封信
给妹妹的一封信
试析从教育基本规律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主动服务社会
简论建构主义的视角论教师的课程意识
关于“工程导向式”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高校毕业生离校校园危机类型研究
关于培养卓越班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工作研究
关于精品课程归档范围及其档案建设
试析多媒体课堂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
关于高校新党员的“三位一体”教育培养机制初探
试析高校科研诚信内部保障机制的构建
关于高校捐赠讲座制度的变迁与实践机制
试论高校教师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细节性探讨
对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探析
试论理工类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主义态度
试析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
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
《凡卡》课文导学
《凡卡》重难点精析
《凡卡》例题解析
《凡卡》分段段意
《凡卡》句段学习指导
《凡卡》中的细节
《凡卡》佳句赏析
《凡卡》教材分析
《凡卡》写法提示
《凡卡》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凡卡》词语造句
《凡卡》句式变化
《凡卡》课文内容分析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凡卡》难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