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近代胶济铁路沿线小城镇坊子的发展对策研究

近代胶济铁路沿线小城镇坊子的发展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近代胶济铁路沿线小城镇坊子的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坊子是一座近代胶济铁路沿线的工矿业小镇,经过德据和日据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城镇环境和历史景观。本文从分析坊子的近代沿革和现状开始,梳理出现代坊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各个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坊子;胶济铁路;发展对策

1.坊子的近代沿革

1.1坊子的形成

1868~1872年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多次来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回国后完成了自己的研究专著《中国》,在德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赏识。1869年间,李希霍芬考察了山东半岛及其内陆地区,并在其著作《中国》中描述了山东半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强烈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德国一直觊觎山东半岛的胶州湾一带。

1897年,两名德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史称“巨野教案”。随后,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第二端铁路矿务等事》之第四款日:“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相距三十里内,如胶济北路在潍县、博山县等处;胶沂济南路在沂州府、莱芜县等处,允准德国商人开挖煤井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德国商人及工程人,中国国家亦应按照修盖铁路一节所云,一律优待,较诸在中国他处之华洋商务公司办理各事所得利益,不使向隅…”[1]

随着胶济铁路的修建,德国开始在山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探采取样,随后,德国工程师在坊子地区发现了煤层。1901年,德华山东矿业公司在坊子的首座大型煤井建成,取名“坊子竖井”。

1.2德据时期

德据时期的坊子以东西向的铁路主线和连通南侧矿井的煤矿支线为发展轴,以文化街和三马路为道路骨架,划分为铁路区、南北煤矿开采区和华欧生活区。德据时期的坊子建筑主要是一些公共建筑和住宅,以及附属铁路、矿区、军队的基础设施,多数为二层建筑,楼层为木构架,架构裸露,黄色的砂浆拉毛外墙面,屋顶一般为双坡或者四坡屋顶,屋面覆盖红色牛舌瓦。这个时期的德国,建筑思潮显示出浪漫主义色彩,以及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并凸显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潮。这个时期的坊子建筑也带有很多“德意志民族风格”建筑的细部特征。比如黄色的砂浆拉毛墙面、红色的牛舌瓦屋顶、老虎窗以及蘑菇石券窗等。

1.3日据时期

日据时期的坊子,因为日本来华人口的增多,城镇布局在原有德国规划的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形成依托火车站与铁路平行的东西向,南北向贯穿街坊的棋盘状道路的城镇格局。这时期的坊子建筑主要集中在胶济铁路以南的区域,大约有63处,日据时期的坊子建筑都是规模和数量比较大的,但建造水平都不是很高,基本都是在德建建筑的原有基础之上所作的简单扩建,与德建建筑不同的是日据时期的建筑更注重实用性,没有太多装饰性构件和色彩,而且按照日本人的生活习性更加人性化。

2.坊子的现状

近代坊子的建造是以德国的小城镇规划和现代工矿区建设规划为蓝本的,坊子的建筑群与青岛的近代建筑一样同属于德国风格,日占时期的建筑也基本沿袭了德国风格,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本身也是很崇尚欧美设计风格的。但与青岛不同的是,坊子是依托胶济铁路而建造的工矿小镇,所以它的规划建设更多的取决于它的工矿性质,不及青岛华丽,更多的则是质朴实用。

现在坊子老区的大部分地下区域因采煤基本已经空了,所以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新区建设也已经北移。而也正因为此,坊子地区得以保存了它原有的城镇面貌和历史景观。但是由于近些年的发展,坊子老区人口外流,导致很多房屋现在无人居住,无人管理,保留下来的近代工业遗存都已经不同程度的损坏,大多处于损坏凋敝的状态,铁路沿线也呈现出荒凉的状态。目前只有仍在使用中的坊子火车站,以及改造为坊茨小镇的近代建筑群保存还比较完好。

3.发展对策研究

坊子的保护和再利用问题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纳入进了潍坊市的城市发展计划中,现在的坊茨小镇已经成为潍坊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基地,知名度随之提升。但是依托坊子火车站所形成的整个坊子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保护和再利用的整体。

3.1目前存在的问题

⑴缺乏政策引导和资金注入。2006年12月,坊子的近代建筑群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近代胶济铁路沿线的工业小镇其遗存至今的近代建筑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坊子区也成立了专门的坊子德日建筑保护办公室。政府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至今还未有相应的政策来引导,目前坊子地区多数历史建筑遗存与街区除了再利用的少数之外,大多数处于荒芜的状态,破损状况也越来越严重。再一个单纯靠政府的资金投入还不是很充足,而目前开发商对坊子的关注还比较少,相对投入资金也较少,这也是造成坊子目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⑵单纯关注建筑群。因铁路而生的坊子是一座近代工矿小镇,它的城镇是由近代建筑群,铁路,周边传统建筑共同组成的,这也构成了坊子作为一座近代半殖民性质城镇的特色,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坊子的关注大多集中在近代德日建筑群,对于坊子的保护和再利用应该从城镇格局、历史街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

3.2发展策略

3.2.1整体性保护

建筑不是孤立的,街道不是孤立的,历史性景观也不是孤立的,只有将这些合并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保护的原则出发,力求保证最完整的坊子镇的城镇格局、街巷肌理、历史建筑。

3.2.2保持原真性

坊子位于潍坊周边地区,经济发达,所以还没有经过大量的开发,目前还保持着比较好的原真性。坊子的区域环境比较天然,乡村、绿化,可以通过改造将坊子改造为一个德国化的欧洲小镇。

3.2.3可持续发展

坊子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条件下,它可以有效地延续城市记忆,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坊子特有的历史景观和城市文脉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诉说着它的历史。坊子作为近代胶济铁路沿线工矿小城镇的一个缩影,发的发展和衰落也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是近代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相关地。

3.2.4建立完善相应政策

2006年,在江苏无锡举行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随后,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对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问题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案例,但是这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制定相关的政策,统筹引导。

【参考文献】

[1]《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3月6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北京).引自青岛市档案信息网:http://www.qdda.gov.cn/.

[2]潍坊市坊子区政协文史委编著.坊子区文史资料.第五辑(内部资料)[Z].1990.

[3]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姜波.山东坊子近代德式建筑的现状和保护[A].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与保护4.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26-53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听老师的话
有这样一个生意人
除夕
《学会合作》读后感
搬砖
失败也英雄
走进春天
每一天都是新的
比吃面包
打工记
第一课
教师节的礼物
学会宽容
到底是谁的责任
临汾市土地入股经营的实践和思考
民间体育游戏回归幼儿园的微创新故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及手法分析
完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研究
试谈加强民航大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的有效方法
我国低价药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
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原因及治理对策
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探讨
央行资产扩张政策实施目标及特点
探究新形势下食品卫生监督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
论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例谈信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进一步强化农信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文言文教学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四题_语文论文
概论听说训练点的确定_语文论文
根据学生阅读心理教学_语文论文
模糊意识——中学语文教学的“狭窄地带”_语文论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点评_语文论文
《在仙台》备课资料_语文论文
比类:语文教材的讲析策略_语文论文
求活求真求优_语文论文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学意见_语文论文
文言文讲授“六步法”_语文论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纪实_语文论文
《团结合作》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小兔和树的对话》学法指导_语文论文
《少年闰土》一文第四段的课堂教学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