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大豆根腐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温湿度以及植株抵抗力等条件。要更好地防治大豆根腐病就必须根据这些发病条件进行防治。改变以往单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的方式,采取农业措施防治与生物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 发病症状
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不同的病原菌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症状不同。镰刀菌危害大豆时,根部从根尖开始变色,水浸状,主根下半部先出现褐色条斑,以后逐渐扩大,表皮及皮层变黑腐烂,严重时主根下半部烂掉。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植株矮化,结荚少,严重时植株死亡。丝核菌引起的症状,自种子出芽即可发病,引起烂种,出苗后几天出现立枯病状,幼苗茎基部及地表下的根部出现坏死斑。病斑初始褐色、暗褐色或红色,以后病斑扩大引起茎环割。茎及主根髓部变色,病株生长减弱,生长中期出现猝到或死亡,病株结荚少。马汇泉研究表明,镰刀菌引起大豆根部产生黑褐色病斑,病斑多为长条形,不凹陷,病斑两端有延伸坏死线。立枯丝核菌引起大豆根部产生褐色至红褐色病斑,病斑呈不规则形,常连片形成,病斑凹陷。
二、防治措施
1.采用合理的化学除草剂。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应用得好,可以对大豆田灭草起到良好作用,但某些化学除草剂因施用方法和剂量不当,可造成大豆幼苗药害,使幼苗生长受阻,同时也加重了根腐病的发生。
2.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大豆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幼苗出土速度,播种过深,加之地温低,幼苗生长慢,组织柔嫩,地下根部延长,根易被病菌侵染,使病情加重。
3.避免连作,科学轮作。由于根腐病菌属土壤习居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连作的条件下,病菌生育良好,繁殖快,土壤中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加之大豆连作地块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使土壤环境恶化,破坏了大豆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了根系生理活力,破坏了共生固氮系统,抑制了根的吸收能力,使植株代谢减弱,植株生育缓慢。因此,大豆连作年限越长,块根腐病发病越重。解决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3年以上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的制度。但是,在当前以农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条件下,大豆重、迎茬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把重茬和迎茬区别开来,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
4.防治害虫,减少病菌从虫口侵入的机会。一般根部有潜根蝇危害,有利根腐病害发生,虫株率越高发病越重,反之则轻。
5.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科学选地。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如沙壤土、轻壤土、黑土较土壤黏重、通透性差的白浆土、黏土地发病轻,土壤肥沃地较土壤瘠薄地发病轻。
6.采用科学的栽培耕作方式。一般垄作栽培的大豆比平作栽培的发病轻,大垄栽培的大豆比小垄栽培的大豆发病轻。其原因是垄作栽培可以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土壤含水量低;平地由于土壤板结并易发生涝害,使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病菌繁殖及侵染根部,发病较重。
7.根据土壤温湿度调节播期。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低于9℃出苗就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播期土壤温度低、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
8.采用平衡施肥方法。施肥水平对根腐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黑龙江省普遍重视磷肥,而忽视氮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的施用,很少使用农家肥,重迎茬地块土壤速效氮、钾养分含量下降,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含量减少,营养失调,使作物抗病性下降。通过科学的测土配方技术进行平衡施肥,合理补充氮、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可显著提高大豆对根腐病害的抵抗能力。每667平方米施入1000kg有机肥,可增产大豆10%以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八荣八耻拍手歌》
- 花儿
- 伞
- 他难道是大师
- 寻找
- 那天晚上
- 希望如是说
- 还是近视
- 自大的蚊子
- 豪日
- 天上的街市
- 舛误
- 贝壳项链
- 窄小的天空
- 八荣八耻儿歌
- 爱洒学子 情牵山区
- 奶粉追溯一年奶源关键信息没“追上”
- 苹果生长后期要加强管理
- 土木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 记得住不变的乡音留得住不变的乡愁
- 探析建筑防水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 河道清淤施工
- 奶牛饲料最佳搭配比例
- 大培训,筑牢根基底层突破
- ARMA模型对山西省火电在全国比重的拟合应用
- 秋大白菜种植有方法
- 一种富有特色与实效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
- 大投入,先把最迫切的事情办好
- 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 探讨水工建筑物的渗漏水处理措施
- 观察积累,具体生动——小学生习作指导
- 应十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爬石记(学生习作)
- 难忘的童年[学生习作]
- 徜徉书海,享受阅读
- 歌声悠扬
- 怎样布置作业科学
- 体味生活
- 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及校正
- 培养自主,快乐学习——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小学生作文:看书使我着迷
- 如何构建真正的语文课堂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之我感
- 没有笨孩子
- 《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