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7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对于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玉米栽植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最大限度的提高玉米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寻找最佳的种植方式是当务之急。本文以上蔡地区玉米种植现状为基础,开展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实验员研究,结果表明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可使玉米增产达60%,适宜我县生态区域推广的一种种植方式。
【关键词】种植方式;玉米产量;因素分析
上蔡县地处河南省东南,全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暖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870L,且有较长的无霜期。玉米作为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在该地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当地农民缺乏专业的技术,种植方式不统一,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该地区玉米单产普遍不高。此外,有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因此提高单产,是解决未来粮食缺乏的重要途径。因为玉米单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且还是C3高光效作物,所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未来的粮食和食物安全问题本研究旨在结合上蔡地区玉米种值实际,通过实验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3田间管理
1.4主要指标统计
收获后对玉米的穗长、穗粗、秃尖长、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等玉米果穗性状进行统计,此外对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及增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以统计量≤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玉米性状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A处理在折合亩[数,每株[数,穗粗,秃尖长度以及千粒重等果穗性状的表现在五个处理中均为最优。这说明宽窄行单行双向定向移植对提高玉米果穗性状非常有利。从中还可以看出采用移植方式种植的玉米果穗性状均较对照组采用直播方式的果穗性状要好,说明移植比直播更有利于玉米增产。
2.2各处理玉米产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玉米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A>C>B>D>E,说明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种植的玉米种植方式是最优的玉米种植方式,提高玉米产量,该种植方式相对于常规的单行大窝直播增产率达到了61.7%,大大提高了玉米单产。此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植方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F=180.41>F0.05)。
3.讨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移植相对于传统的直播更能提高玉米产量,单株定向移植相对于双株更有利于玉米的高产,宽窄行栽植的玉米产量高于等行距玉米产量。总的来说,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的栽植方式在几种栽植方式中获得的产量最高,因此在玉米种植时应大力推广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的种植方式,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科]
【参考文献】
[3]俞凤芳,丁成芳.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产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49-58.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今天生气了
- 妈妈的手
- 黑白兔
- 我们班的新同学
- 星际家园
- 《比特·多奇》冒险记
- 啊!老师
- 爱耍酷的我
- “天使”变“恶魔”
- 我的故事夹
- 我
- 我家de“淘淘男”
- 调位
- 春天的校园
- 我家有一个歌唱家
- 体育游戏的作用和意义
- 关于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几个标准
- 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 中考文言文学习三步走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
- 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 创新教育环境下的教师素质略说
- 体育教学的提问要讲究“度”
- 智取半壁江山
- 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广撷博采厚积薄发_谈中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 浅谈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探究能力的整合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烘托和重复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济南的冬天〉的绘画美》摘录
- 《我的老师》有关资料:《怀念我的母亲蔡芸芝》(节选)
- 《济南的冬天》教学建议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心理描写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场景描写
- 《济南的冬天》练习
-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作者简介
- 《济南的冬天》课文说明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细节描写
-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慈善的冬天品读〈济南的冬天〉》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