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浅析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浅析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体制障碍及应处理好的关系,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障碍;途径

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我国新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不但要发展农村经济这项“硬实力”,更要把农村文化建设这项“软实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创新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认真谋划、仔细分析。这个过程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农村文化建设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是牢固树立和落实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措施。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也随着改革的大潮有所发展,改革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现实状况并没有设想的乐观。新农村文化建设涉及面广,关系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的政府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体制障碍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努力下,我国农民的生活现状和经济收入都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都是新中国成立取得的丰硕成果。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了,经济条件富裕了,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并没有完全和经济同步发展,很多方面还发生了与经济发展相脱轨的问题。我国农村向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农村文化普及工作相对滞后,农民的文化生活没能及时丰富创新。教育的推广和普及给农民带来了新观念新信息,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文化程度,让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向其他领域寻求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消极腐朽思想的传入改变了世代相传的淳朴乡风。外面世界对农民的吸引,让农村增加了一个又一个留守儿童,没有劳动力耕种,大量农田荒芜,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计划经济造就了城市和农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这使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加大,也造成两者文化上的隔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和文化相互接触,但由于根本性的差异,始终不能相互融合。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文化虽然都在发展,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物质需求、人力需求、政策需求等始终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历史因素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文化结构的距离,这也是城市和农村各种问题矛盾的根本。过去,我国过度重视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运用行政手段指挥农村文化发展。时代进步,这种文化发展方式虽然有所改善,但“谁来管文化”的问题依然没有明确,农村文化市场有效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领域一直是以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的格局,政府在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界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府和企业对文化发展行使各自的职能,文化单一所有制的壁垒被打破。但农村文化事业融资难,投资效益低没有方向,农村文化生产资源配置不合理,得不到有效利用,更加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行。当前我国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国家层面系统完善的文化立法,不能在法律上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依据。农村文化事业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现象严重,各级政府间衔接不畅,给农村文化的执法有效性带来诸多质疑。

2.处理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正确处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文化与小文化的关系,明确大文化的根本内涵,重点实施大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大文化是全体农民的需要,是农业、农村、农民多角度全面发展的需要。正确确立大文化观念,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正确处理大文化与小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把小文化从狭隘概念里解脱出来,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大文化的概念是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为指导的,具体讲,“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最直接的目的。

正确处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两者协调发展。经济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财力保障;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向前,给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农村文化建设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凝聚人心、整合农村资源、有效规范农民心里和行为。在农民群众中建立起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多层面上发挥广泛、持久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农村文化建设是人的建设,核心内容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正确处理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全社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政府投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农村文化建设要纳入政府财政收支预算,并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建设融资体系。坚持政府扶持为主导,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形成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利用多种平台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新型的有文化专长和组织能力的农村文化人才。改革农村文化体制,依靠社会文化产业力量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内在活力。

3.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农村文化新局面。理顺文化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合理有效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加强政府预算投入,融合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文化建设,活跃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村自筹自办文化活动。农村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完善文化建设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系,面向农村加大文化资源投入。推进广播电视电影进农村以及信息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等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利民工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利益驱动模式,融合社会资金,吸收国内外优秀经验,给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这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及国家的发展进步。要重视农村的义务教育等基础性教育的推广完善,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培训,努力加强农业科普知识宣传,培养农业现代化专业人才。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需要系统的规划和管理,需要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积极建立文化交流协调机制,促进行业领域间的相互推进。鼓励农民发挥主人意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吸纳优良经验,共同促进本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2]刘润葵.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01).

[3]孙平.文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Spring Festival(春节)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Lucky Numbers(幸运数字)
Study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Play Football
Haste Makes Waste
My school(我的学校)
My parents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My Experience in Examination
Spring Festival(春节)
Studying Abroad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A Letter to Tom
Blowing Balloons(吹气球)
工程质量不是儿戏、不是空谈
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浅谈工业厂房的防爆设计
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阶段风险分析
浅析雕塑与环境及文化的关系
高层办公楼设计注意事项
屋面(刚性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如何使车库设计经济实用一些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门窗工程质量预控
装饰项目中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实践
工程设计管理部岗位职责
建筑设计常见的错误详解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小海蟹》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