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应用型大学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应用型大学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1

应用型大学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摘 要 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课程不够系统、教学方式单一、保障不够完善的现状;应用型大学视角下,就业指导教学还需构建全程式课程体系,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做好教学效果的调查跟踪与反馈。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就业指导课程 改革思考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Teaching and

Reform in Applied University Perspective

GUO Libi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Abstract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formed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Teaching career guidance course, there is situation of not enough system, teaching single way, protection is not perfect; in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career guidance needed to build the whole program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second class", make good teaching effect survey tracking and feedback.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y; career guidance course; reform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谈到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广东省部分高校率先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以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现状

1.1 课程体系不够系统全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部分高校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未将职业规划课程列入必修课范畴,全校学生仅有几十人选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不够普及。第二,就业指导课程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仅仅是指在大四阶段为毕业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少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同时包括低年级为学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教育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时期,方可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第三,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不够全面。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模式化的内容,大都包括: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求职材料准备,面试技巧,职业技能培养,就业手续办理等。社会的发展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应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增设实践性课程,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第一,教学理念比较传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多数课程也是采用教与学的方式完成。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就业指导课程是实践性和应用型较强的性质,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展调研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我,变被动受教变为主动求教,教学效果会更好。第二,教学实施方式比较单一。就业指导课程多为课堂进行,少课时的模拟面试等课程也大都在室内完成。在笔者学校最近做的一项针对于“你认为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如何完善”一题的调查中,有近7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方式更加多样化。就业指导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提升职业潜能,单一的授课方式很难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第三,教学效果考核的实效性不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考核方式往往是“制作一份简历”和“模拟面试”来决定期末学生的成绩。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针对于“你觉得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方式怎样”,部分学生认为平时自己是班干部,心理素质较好,不惧怕面试,只要简历做得好,便可以不用上课了。不少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切实提高一些求职技能,发掘自我的职业潜能,切实提高求职能力,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应该体现这些提高的过程。

1.3 课程建设保障不够完善

第二,政策支持不够完善。学校每年将有针对于招生、就业、毕业生的文件性材料,但很少有专门针对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文件,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形式老套,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另外,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量,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都未和教师绩效挂钩,未能像专业教学课一样有着较为完善的相关政策保障。 第三,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多数高校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为辅导员和就业办工作人员,少有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和就业办工作人员工作繁忙,很少有更多精力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精益求精的钻研,使得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不够专业,从而影响就业指导教育效果。

2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应用型大学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可做如下思考:

2.1 多元化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

应用型大学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注重就业指导课程的应用型。笔者所在的大学的就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可供借鉴:由就业指导教研室统领规划学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由教师团共同完成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理论课由教研室教师和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担任;职业规划课与专业导论由各院系教师团组织完成;就业指导讲座由外聘的企业家、杰出校友等承担;整合资源,创业讲座借助于工商管理学院师资力量。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培训,以适应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形势。

2.2 构建就业指导教育全面性、全程式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的东莞理工学院,以建设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为目标,就业指导教研室不断调整、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着力构建全程式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现已拟将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论课程整合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分阶段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就业指导课程必须具备更强的实效性,应该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融入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要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新生入学阶段,可以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对职业有着科学的认知,做好对人生和大学生活的规划。

第二阶段,是学生职业潜能培养和职业规划的起步期。可组织主题拓展活动、生涯训练营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知识理论学以致用,进行自我探索,学会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就业指导课程部分知识讲授给学生,如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潜能的发掘和培养,让学生提前认识到自我求职技能的欠缺,及时调整自我目标,利用大学时间来锻炼与职业相关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笔者所在的东莞理工学院,针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在二年级时可以申请加入学校创业学院精英班,学校设置系统的创业理论学习、创业导师指导,并设有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基金,鼓励创业团队落地。

第三阶段,是就业指导课程重点施教期,侧重于帮助学生备战求职。使得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能够掌握就业信息的收集、获取方式,辨别虚假信息,学会筛选,谨防诈骗;完善求职简历和其他求职材料;做好面试的各项准备;开始参加招聘会,了解市场需求,注意反思;面试礼仪等。帮助学生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四阶段,是学生走向职场前的岗前培训期。可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就业上岗前的心理辅导,办理好各种毕业手续,了解国家、省、市、学校对毕业生的各项政策,掌握职场礼仪,塑造职场形象,进行心理调适,必要时,依托心理辅导中心和院系心理辅导员,在重点时期开展心理集中咨询,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同时对毕业生提供职业测评及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为学生顺利由“应届毕业生”转为“职场人”做好充分准备。

2.3 积极拓展就业指导“第二课堂”

第一,利用校园活动,可以实施就业指导教育。如利用举办企业调研大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学生主动提升就业技能;开展模拟面试大赛,督促学生提前做好求职面试前的准备;开展关于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的知识大赛等。第二,利用校园论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讲座。如依托《莞工青年论坛》平台,邀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成功校友和社会成功人士授经,开展就业创业讲堂,开拓学生就业创业思维;依托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学生社团,定期邀请“职来职往”主持人、成功企业家来校同学生面对面交流。第三,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可在学校设置主题工作坊、精英训练营等,供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

2.4 做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调查跟踪与反馈

高校应成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统筹规划学校就业指导课程。首先,要成立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小组,将定期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研工作纳入常规工作范畴。第二,要积极参加校企合作洽谈会,实地走访参观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将课程改革同社会需求挂钩。第三,要动员院系力量,通力合作,保证调研结果的科学性。第四,要对调研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日后调整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同时将调研结果反馈至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总之,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在充分调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样化教学方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2] 何建娥.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与模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师恩永难忘
无题
盼团圆
人虽逝,爱犹在
心中的阳光
我爱家乡的山
说给谁听
我是一个“迷”
无题
四叶草
追求色彩
爷爷的生日
幻想精灵
用文字祭奠逝去的天堂
保罗·克利绘画中的音乐感
《鹰笛天缘》中的宗教元素赏析
《飞屋环游记》中追寻主题探讨
《乡愁》观后感
浅析餐饮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浅淡中国古典舞
《终极面试》之导演技法简析
字体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广场舞蹈的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
电影类型化研究模式
论商羊舞的艺术特征
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高校电视台如何创办电视谈话类节目
试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崔健歌词
从电视节目编排角度解析脱口秀的成功之道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之三
《槐乡五月》第一自然段教学情境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之五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以“趣”促“思”——《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08年“新基础教育”小学现场研讨活动教案
《争论的故事》教学实录
2004年“教海探航”颁奖仪式课堂实录
《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以趣激情 用情带读 读中品美——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设计及说明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三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争论的故事》说课稿
薛法根《海底世界》课堂实录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