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 要】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就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土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土木工程的种类将越发复杂,而混凝土施工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创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既而让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

1.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1.1水的质量要求

在土木混凝土拌制和养护中,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

水泥品种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土木工程通常使用通用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1.3骨料的质量要求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1m3的混凝土需要1.5m 的松散砂石骨料。所以对混凝土用量很大的土建工程,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骨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从而影响土木建筑物的质量和造价。为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统筹规划,认真研究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以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补充。

2.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

2.1配合比

混凝土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任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

2.2搅拌

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搅拌混凝土时,根据计算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量投料。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满足规范的规定。

3.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是指混凝土拌和物自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这一段运送距离以及在运送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提前估计预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

3.1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的灌筑量。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3.2运输方法

混凝土运输分为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三种情况。运输预拌混凝士,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如来自现场搅拌站,多采用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混凝土垂直运输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快速提升架和井架等。混凝土楼地面运输一般以双轮手推车为主。

4.混凝土施工工艺

4.1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问,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令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2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4.3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5.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是水泥和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则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需要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来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这中措施就叫做混凝土的养护。为了使混凝土中的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风吹、暴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等现象,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的对其实施养护技术。

6.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小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当商品混凝土得到推广应用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可连续作业、输送能力大等特点,尤其是对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更能彰显其优越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混凝土也不例外。 [科]

【参考文献】

[2]孙卫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0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的一件青花瓷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首歌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一件艺术品
我喜欢的一幅画3
美术我的最爱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我喜欢的一首诗(3)
我喜欢的一首歌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2500字行业经济论文:项目管理
3500字行业经济论文:开发项目
经济论文5000字:城市圈
试论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
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2000字:房地产开发
石油勘探行业会计准则论文
浅谈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
澳大利亚采掘行业会计准则的选择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3000字:企业内部
行业经济论文4000字:品牌竞争力
试论行政事业会计关于预算和采购的改革
浅谈适用作者单位是行政事业的会计集中核算
4500字行业经济论文:纺织行业
6000字行业经济论文:产业链
《和时间赛跑》 考点练兵1
《检阅》 重难点分析
《和时间赛跑》 考点练兵2
《和时间赛跑》 整体阅读感知
《检阅》随堂练习 巩固篇
《和时间赛跑》 重点问题探究
《和时间赛跑》随堂练习 巩固篇
《和时间赛跑》 趣闻故事
《检阅》 知识点精析
《检阅》 重点问题探究
《检阅》 整体阅读感知
《检阅》 教案讲义1
《和时间赛跑》随堂练习 提高篇
《和时间赛跑》 范文习作
《检阅》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