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4
玉米“一增四改”栽培技术在临清市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在近几年玉米生产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存在对“一增四改”技术的片面理解,不能科学地、系统地理解该项技术的核心内容。该文对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基本内容、增产机理及各技术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做了详细阐述,以促进“一增四改”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一增四改;应用;山东临清
近年来,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在玉米栽培中得到重点推广,已在玉米生产中广泛应用。推广以来,有效提高了玉米单产水平,对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生产实践中,全面科学理解“一增四改”技术的核心内容,根据天气、地力、作物品种特性等条件的具体情况,灵活合理运用该技术的各项促控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技术的增产作用。
1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基本内容
“一改“即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耐密植型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另外具备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的根系等耐密植的形态特征,在栽植密度超过7.5万株/hm2的条件下,植株不倒伏,无空秆,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雾照能力、较大的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好的施肥响应能力[1]。
“二改”即改套种为平播。平播即小麦收割后不经过整地,在麦茬田直接免耕播种玉米。玉米套种限制了密度的增加,降低了群体的整齐度,特别是共生期间由于小麦的遮光、争水、争肥,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困难,影响玉米苗期生长,限制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平播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密度和产量。
“三改”即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玉米粗放施肥,肥料用量不合理,造成养分流失,生产成本高,生产中改为配方施肥。具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特性、目标产量确定肥料比例、种类;二是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促进玉米吸收养分,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采用在需要时期集中、开沟深施,科学管理;四是水肥耦合,以肥调水[2]。
“四改”即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利用机械进行玉米种植,不仅可以解放劳动力,使农民有时间从事其他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具体应用
玉米“一增四改”栽培技术是在玉米生产中总结出来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表面上看是几个互相独立的技术单元,但是这几项技术之间是互相影响,彼此联系的。
2.1 密度问题
2.2 肥水管理
2.3 平播和机械化作业
平播和机械化作业可最大程度地增加玉米生育期间的日照时数,减少人工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3 参考文献
[4] 姚全胜,陈运长,任泽付.丰甜一号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长江蔬菜,2003(9):24.
[5] 王育海.分蘖型多穗青贮专用玉米栽培技术简介[J].青海农技推广,2003(2):28-2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航天人精神做完美小学生
- 上学即景
- 一件后悔的事
-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 父母的爱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爱,在语言里流动
- 别了,亲爱母校
- 酷儿篮球队VS魔鬼篮球队
- 老师我爱您
- 友谊
- 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
- 快乐的童年
- 偷懒记
- 红绿灯我爱你
-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及措施
- 研究天然气的利用现状及改进
- 现代乡村生态旅游的景观规划
- 分析舞蹈与生活
- 浅论舞蹈的语言
- 浅论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实践
- 分析我国军工科研单位成本管理
- 研究学习国标舞的四要原则
- 研究高校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 研究能源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研究中国口腔医学专业人才供需
- 探索成本管理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
- 分析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定位
- 探析某雷达冷却水改造
- 研究C反应蛋白及其在肺部疾病中
- “心灵对话”,彰显动态生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段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彩片段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 莫道前路无知己,只缘未到春深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后感
-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案例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 《搭石》一课一练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1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2
- 《古诗两首》课文简说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
- 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两首》内容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