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4
2014年建湖县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防效;增效剂;江苏建湖;2014年
2014年3月,建湖县植保植检站接受了盐城市植保植检站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的部分内容,包括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情况调查、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不同用水量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不同增效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等,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检测
2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进行,土壤类型为黏土,pH值为7.2,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小麦种植方式为旋耕种植,于2013年11月6日播种,密度均匀,长势与大面积无明显差异。供试小麦品种为苏麦458。
试验共设20个处理,具体如表2所示。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6.7 m2。
2.2 结果与分析
3 不同用水量对多・酮防治小麦赤毒病效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进行,土壤类型为黏土,pH值为7.2,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小麦种植方式为旋耕种植,于2013年11月6日播种,密度均匀,长势与大面积无明显差异。供试小麦品种为苏麦458。
试验共设4个处理,用40%多・酮2 250 g/hm2分别对水225 kg/hm2(A)、450 kg/hm2(B)、675 kg/hm2(C),以空白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6.7 m2。
3.2 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用40%多・酮2 250 g/hm2防治小麦赤霉病,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处理B的防治效果最好,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到了83.25%和89.30%,比处理A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高5.01%和3.83%,比处理C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高0.58%和1.40%。
4 不同增效剂对多・酮防治小麦赤毒病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进行,土壤类型为黏土,pH值为7.2,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小麦种植方式为旋耕种植,于2013年11月6日播种,密度均匀,长势与大面积无明显差异。供试小麦品种为苏麦458。
4.2 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氰烯菌脂及其复配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25%嘧菌酯6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40%多・酮,适宜的对水量与增效剂均可增加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6 参考文献
[2 ]阮仁武,傅大雄,王步军.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 289-292.
[3] 孙俊铭,韦刚,张启高,等.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 110.
[4] 纪莉景,王树桐,胡同乐,等.多菌灵、好力克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07(3): 352-355.
[5] 孔祥英,马鸿翔,张旭,等.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2014(4): 64-67.
[6] 王美芳.美国小麦赤霉病研究现状[J].世界农业,2000(6):32-33.
[7] 李海军,孙苏阳,王永军,等.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08(9):78,8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题
- 我的同桌
- 我的文具盒
- 地震来时
- 哥哥的新家
- 爱的奉献
- 我给外公扎辫子
- 梦
- 我为妈妈洗衣服
-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 地震
- 我起水痘了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有趣的春游
- 《渔父》之“真乐远韵”
- 开展与多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学习活动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中的气象知识
- 头像变大不简单
- 融入民族文化的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 分享活动中的内心独白
- 探寻语文的真善美
- 让『离别』开出芬芳的花
- 我可以坐这里吗
- “黑车”侵袭该如何防范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探索
- 真知灼见 真情实感 真心诚意
- 沉醉书香,情归写作
- 小周记,大文章
- 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途径探讨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4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8
- 12半截蜡烛教材简析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1(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5(附反思)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2(第二课时)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四
- 半截蜡烛预习指南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9(第二课时)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9(附点评)
- 12 半截蜡烛之教材分析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0(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6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7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