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无线电监测网覆盖能力测试评估

浅谈无线电监测网覆盖能力测试评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1

浅谈无线电监测网覆盖能力测试评估

摘 要:目前,安徽省地市级的无线电监测网均已承担起所属辖区内的电磁环境监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各监测站点的监测覆盖能力和测向精度进行实测评估。文章按照安徽省无线电监测站制定的《全省无线电监测网覆盖能力评估测试方案》要求,阐述了实施测试方案的具体操作思路,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铜陵站点监测网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关键词:测试方法;理论计算预估;覆盖率;覆盖评价

1、地理地貌特征

2、测试方法

2.1监测设备构成:主要为固定监测站、遥控站和小型站对发射源信号进行监测和测向。铜陵站点无线电监测网包括一个固定站(测向)、一个小型站(兼搬移站,无测向功能)和一辆移动监测车。监测网络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

2.4信号源配置:

⑴模拟对讲机电台:功率2W、频率150MHz;

⑵车载台电台:功率20W、频率450MHz;

⑷移动监测车GPS:用于记录发射点经纬度坐标;

⑸交流变直流电源:用于20W电台信号源功率稳定输出。

2.5测试步骤

(1)以固定监测站(小型站)为中心,以正北为0°基准,在其周围选取间隔不大于45°的方位作为信号源发射点,测试点不少于8个方位且等间隔均匀分布。在具体选点时,可根据实际地形,补充若干测试点,以提高测量精度及最大化的反映固定监测站(小型站)的覆盖能力。

(3)示向度偏差计算:示向度的值是固定监测站测试某一位置信号源发射时测向所记录的值,然后将该位置的GPS坐标和固定监测站站址的GPS坐标由球面坐标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用公式计算这两个坐标相对于正北的夹角(即理论示向度),所测示向度和理论示向度两者相减求得示向度偏差。来反映测向精度。

(4)疏理监测数据和绘制覆盖曲线图:在电子地图标注测试点的经纬度位D,用直线连结各点,A点为固定监测站或小型站标记,圆形图为无线电监测覆盖曲线图。

绘制的固定监测站(2W信号源)覆盖曲线图如图2所示:

3、监测覆盖范围的理论模型计算预估

3.1理论计算:根据铜陵市地貌特征,采用奥村-海特模型的基本传播路径损耗公式计算传播损耗(Lb),从而计算监测站理论覆盖距离(d):

⑴对于20W、450MHz车载台信号源:按照方案要求,固定站监测系统灵敏度Pr(dBm)为背景噪声电平均值Pr(dBuv)+10dB-107,固定站监测天线接收的信号电平为Er=P+Gt-Lb,(式中P为信号源发射功率,Gt为信号源天线增益,Lb为①式中传播损耗)。当Er=Pr时,有:

P+Gt-Lb=Pr(dBuv)+10-107②

(将P=20W=43dBm,Gt为信号源天线增益3.15dB,Pr(dBuv) 约为-10dBuv,f为450MHz,hb为65m带入①式和②式,得d约为15(km);

⑵同理,对于2W、150MHz对讲机信号源:

4、覆盖评价分析

5、存在不足和建议

结束语

通过对监测站覆盖能力的测试,使我们的无线电监测工作做到了胸中有数,为下一步完善监测网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使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形成一个经过优化的监测网络,以增强全省无线电监测网的监测能力。

参考文献

2. 人民邮电出版社《移动通信系统》(1991年).

3.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省级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技术设施建设指导意见》(2010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