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SDN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趋势

SDN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趋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SDN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趋势

摘要:阐述了SDN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SDN网络构架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当前SDN的主要应用场景和对互联网基础构架及应用的颠覆性变革,最后分析了SDN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SDN;OpenFlow;网络虚拟化;北向接口;南向接口

DOIDOI:10.11907/rjdk.151181

中图分类号:TP39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ky-cyzx402,ky-xjd401)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蒋建锋(1977-),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网络与通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蒋建峰(1983-),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网络与通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1 SDN概述

SDN是针对传统网络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传统网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①网络复杂而刚性。网络由大量单一功能的专用网络节点和碎片化的专用硬件设备构成;②网络节点具有软硬件垂直一体化的封闭架构。该构架导致业务开发周期长、技术创新难、扩展性受限、管理复杂,一旦部署,后续升级改造则受制于厂家;③网络与业务的“烟囱群”问题。新业务的提供往往需要开发新设备,造成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大量繁衍,形成大批垂直烟囱群,资源无法共享,业务难以融合;④企业支出与运维成本上升。网络运维需要面对大量不同厂家、不同年代设备的采购、设计、集成、部署、维护运行、升级改造,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SDN的目标是通过软硬件解耦隔离,实现网络虚拟化、IT化和软件化。底层只负责数据转发,可由相对廉价的通用商用IT设备(大容量服务器、存储器及以太网交换机)构成;上层负责集中的控制功能,由独立软件构成,网络设备种类与功能由上层软件决定,通过远程、自动配置部署和运行网络,提供所需的网络功能、参数和业务。这种模式符合IT低成本、多样化的大趋势,即硬件负责性能,软件负责功能[3]。SDN开启了网络的IT化进程,是IT和软件业突破电信业壁垒的重要机遇,预示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目前,在互联网企业,不基于专用硬件建设的网络系统已经得到了部分商用。如2014年谷歌宣布,其数据中心之间的骨干网已全面运行在OpenFlow之上。电信运营商也正在加大投入,并开始进行试验。

2 SDN构架分析

传统网络设备紧耦合的构架在SDN体系中被拆分成应用、控制、转发三层分离的、全可编程和开放的构架。控制功能被转移到服务器(软件),上层应用、底层转发设施被抽象成多个逻辑实体。图1为ONF定义的SDN三层构架示意图[4]。

应用层为网络各种应用需求,如移动视频、云存储、企业应用商店、桌面云、物联网、IPv6等,通过北向接口(Northbound API)灵活、可编程地调用控制层提供的统一的网络抽象模型与业务功能。北向接口因为涉及业务较多,开放的标准化过程还处于研究阶段。

控制层为整个SDN构架的核心,也称为网络操作系统,可集中控制拓扑和设备管理,进行流表的控制和下发。其主要功能包括路由优化、网络虚拟化、质量监控、拓扑管理、设备管理、接口适配等。

南向接口(Southbound API)定义了控制层(控制器)与数据转发层(基础设施层)之间的交互协议,通过将转发过程抽象为流表,控制器可直接控制流表、屏蔽硬件,实现了网络虚拟化。物理硬件被淡化为资源池,可按需进行灵活分配和相互隔离。目前主流的控制层与转发层之间交互的协议OpenFlow已经发布了完善的1.4.0版本。

基础设施层包括标准化的网络设备和虚拟的网络设备,负责多级流表处理和高性能的数据转发,并作为硬件资源池,为控制层提供按需的网络拓扑、数据处理和数据转发。目前主流的网络设备和芯片产商已经提供了支持OpenFlow的网络设备。

SDN构架的提出为整个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变革,主要优势为:

(3)集中式控制。具有全局全网视野,掌握全网信息(拓扑和网络状态等),可最佳地利用网络带宽等资源,提升网络性能(收敛速度和延时等),确保系统路由和性能的可预测性,并提供一些新功能。

(4)网络简化与集成。允许利用单一平台支持不同的应用、用户和租户,从而简化网络。利用高度统一的物理网络平台及与其它支撑平台联系的单一性,改进网络运行和维护效率[3,5]。

3 SDN应用场景

SDN构架的巨大优势,使其在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比较明确的应用场景如下[3,5]:

(1)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网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海量的虚拟租户、多路径转发、VM的智能部署和迁移、网络集中自动化管理、绿色节能、数据中心能力开放等方面。

SDN控制逻辑集中的特点,可充分满足网络的集中自动化管理、多路径转发、绿色节能等方面要求;SDN网络能力开放化的特点,可充分满足数据中心能力开放、VM智能部署和迁移、海量虚拟租户的需求。同时,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一般统一由数据中心运营商或ICP/ISP维护,具有相对封闭性,可统一规划、部署和升级改造,SDN部署可行性高。数据中心网络是SDN目前最为明确的应用场景,也是最有前景的应用场景。图2为两个数据中心之间通过SDN技术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的示意图。

(2)城域骨干网络。在城域骨干网中,基于SDN技术,可以将边缘的接入控制设备中路由转发之外的功能都提升到城域网控制器中,并可以采用虚拟化方式实现业务的灵活、快速部署。网络控制器需要支持各种远端设备的自动发现和注册,支持远端节点和控制节点间的保活功能,并能将统筹规划后的策略下发给远端设备,包括IP地址、路由协议参数、MPLS/VPN封装参数、QoS策略、ACL策略等。同时,多台边缘设备可以虚拟成一台网络设备,接入控制器。

(3)接入网。接入网的节点是网络中的海量节点,日常运维工作量巨大。SDN技术可以实现接入网节点的统一管理,因而使维护大大简化,方便快速部署新业务。用户接入远端节点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变成只保留数据面转发的简单设备,而这些节点的控制面移到独立控制器中,参数配置都由控制器下发。这样,任何新特性的部署,都是由控制器对接入设备的流表进行配置,大大加快了业务部署速度,业务升级也仅需升级控制器软件,而不需升级远端设备硬件。

4 SDN实现技术分析

在具体实现SDN的技术上,主要以ONF提出的控制转发分离、集中控制机制(开放的OpenFlow协议),IETF提出的设备开放API机制,NICIRA公司提出的网络叠加技术(Overlay)为主。OpenFlow获得了众多产商支持,规模发展迅速,业界影响力增大。

OpenFlow的关键特点是控制和转发分离,打破网络中软硬件集成的设备形态,使用标准化的软硬件接口,开放控制平台[4]。OpenFlow定义了控制器和转发层面之间的交互协议,将转发层面的交换机抽象为一个OpenFlow交换机,如图3所示。

与传统路由及交换设备不同,OpenFlow交换机把所有的报文转发和处理进行了抽象和统一,网络设备内部的报文处理流程不再依赖于固定的处理流程,也不使用特定功能的转发表(如路由表、VLAN表),而使用多个通用的流表(Flow Table)和1个组播表(Group Table),执行分组查找和转发,并通过安全信道(Secure Channel)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对通用流表统一处理的流程如图4所示。报文进入交换机入口后,每经过一个表,就进行查找和匹配,记录控制器设定的动作(Action),并在报文出口前统一执行所有动作(报文处理,包括转发及包头编辑)。

具体而言,OpenFlow对交换机的流表规范为3个部分:Header Fields、Counters、Actions。其中Header Fields定义了全部常见的网络报文包头格式,包括入口端口、以太类型、VLAN id、源和目的IP等,如图5所示;Counters针对流表、表项、端口分别统计信息;Actions定义交换机如何处理数据包,如Forward、Drop等。

OpenFlow Protocol定义了3种类型的消息:Controller-to-switch、Asynchronous、Symmetric,分别用于管理和检查switch的状态、switch状态发生变化时通告给controller、建立连接、测量连接性或额外功能。

OpenFlow要求数据转发层设备(如交换机)需要满足其定义的流表格式及开放可编程接口,可以屏蔽底层硬件的差异性,使上层控制器能够完全以软件的方式定义和管理网络。

OpenFlow对Controller和应用层的具体实现未做定义,使用OpenFlow的产商或用户可以按照各自的业务,自由定义业务及使用业务的方式,这种设计符合开放创新的原则。在预期的OpenFlow 2.0中,更提出对现有的转发层面构架实现指令集形式的转发面原语,即希望网络处理器实现CPU指令集方式下的软硬件分离发展的模式。

OpenFlow大大推动了SDN的实用化,谷歌数据中心间网络的商用化即是基于OpenFlow的。

然而,OpenFlow在转发层面也面临了较大的技术挑战,关键问题如下:

(3)路径能力匹配问题。对于规模稍大的异构网络,不同设备支持的功能不同,控制器在进行路径决策前,必须首先进行相关网络设备的路径能力对比,从而增加了复杂度。

另外,OpenFlow还面临转发层面对控制带宽的需求增大、转发表更新频繁的挑战,这些都是需要逐步解决和优化的问题。

5 SDN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与上文所述的OpenFlow面临的挑战相同,SDN技术在整体发展上仍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6,7]:

(1)集中控制的挑战。包括大规模网络节点的集中控制算法、资源感知和拓扑计算方法的复杂度、集中控制先天存在的软硬件失效的弹性等问题。

(2)混合网络演进。分区域、分步骤引入SDN时,与传统的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以及与传统物理网络并存或互通的需求如何解决。

(3)组网性能。如何选择合适的虚拟技术与软件技术,以保证SDN控制权的运算效率和处理能力,以及如何优化转发层面的统一硬件系统。

另外,SDN还面临大量的非技术挑战,例如,产业链还需要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商业产品、芯片产商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国内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比例过低导致对SDN的引入动力不足等问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有趣的事
游青岛野生动物园
游园
潮汐塔
欢乐的除夕
压岁钱
游竹洞天风景区
我理想中的课堂
羊和狗的故事
快乐的元宵节
有趣的语文课
我眼中的中国年
家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研究
浅谈学校德育的“无形”与“有形”
历史教学与核心价值观
浅谈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思考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重在创新
发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主渠道 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历史教学生活化策略简探
精雕细琢 秀出文采
新时代 做一个传递青春正能量的班主任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教育
走向心灵的春天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限时作文的训练途径
《小白兔搬南瓜》教学设计之三
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悄悄话》教学设计之一
《小白兔搬南瓜》教学设计之四
因机而教—— 《 g k h 》教学设计
《g k h》教学设计之二
《你姓什么》教学设计之一
《g k h》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zh ch sh r》综合资料
《你姓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小白兔搬南瓜》教学设计之一
ü在拼读音节时,遇到什么情况省掉两点
《i u ü》教学设计之二
《小白兔搬南瓜》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