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4
大豆倒伏与其农艺性状的关系
摘要:大豆生长的中后期,植株容易发生倒伏现象,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造成大豆减产。为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特开展大豆抗倒性研究来培育高产抗倒伏品种,目的是实现大豆高产稳产。
关键词:大豆;倒伏;农艺性状;关系分析
1 目的与意义
大豆作为人类蛋白质和油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提高大豆单产水平主要取决于大豆品种抗耐生物和非生物逆境性。大豆在生长的中、后期,植株往往比较繁茂,易引发倒伏,倒伏是作物高产栽培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随着作物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作物品种的抗倒伏性,因此开展抗倒性研究、培育高产抗倒伏品种,是应对灾害性天气、实现大豆高产稳产尤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2 大豆倒伏性鉴定和评价
作物倒伏现象十分复杂,不同作物倒伏类型的划分有较大差异,如根倒伏、茎倒伏、挫折型倒伏、弯曲型倒伏等,但大多数研究主要划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根倒伏指茎秆倾斜或弯曲引起的植株歪倒状态,茎倒伏指茎秆折断产生的植株倒伏。在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根倒伏是主要类型。根据大豆倒伏的程度分为:一级,植株与地面垂直方向倾斜度不超过15°;二级,植株与地面垂直方向倾斜度15°~45°之间;三级,植株与地面垂直方向倾斜度45°~85°之间;四级,植株与地面垂直方向倾斜度85°以上。
3 研究的内容
大豆在生长的中、后期容易发生倒伏,进而影响产量,本实验拟对50个大豆品种样本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量分析。为大豆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3.1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以50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大豆的13个农艺性状与大豆倒伏之间的关系。旨在分析大豆倒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为大豆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3.2 结果与分析
3.2.2 茎秆性状表现及其与倒伏性的关系 不同倒伏级别之间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等性状平均值均表现极显著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随倒伏逐级递增而加大,例如株高和主茎节数,其2级倒伏品种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3级倒伏品种,说明2级倒伏品种虽然植株较高大,但抗倒伏能力较强。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性状包括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粒重等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抗倒伏指数与产量性状不存在相关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2] 谢甫绨,董钻,王晓光,孙艳环.大豆倒伏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1993,(01).
[4] 韦良盛,刘庆华,杨庆凯.东农42号大豆灌溉效果研究初报[J].水利科技与经济,1999,(03).
[5] 王文斌,孙贵荒,孙恩玉.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改进的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1,(0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相似 “人”不同
- 第一次春游
- 游龙泉山
- 秋雨
- 好好
- 四季的小草
- 快乐有趣的社会采风活动
- 美丽的春天
- 西边挂了一道彩虹
- 美丽的七星岩
- 游览香江野生动物园
- 我是太阳城的一名小公民
- 老外教老爸说“普通话”
- 我家门前的道路
- 快乐北京行之观升旗
- 从《山村夫妻教师》谈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 21世纪国内“假新闻”研究综述
- 新媒体环境下韩剧热播原因探析
- 解读我国产业政策改革中的传统报业升级改革
- 网络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媒体奇观”现象初探
- 从注意力经济解读微博营销
- 新闻图片代理制对传播实践的影响
- 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与品牌战略
- “虚妄”的历史中隐渗的文化诉求
- 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 从不同电影对鸦片战争的解读看意识形态变迁
- 吕克·贝松电影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共融
-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 探析公益广告的媒体创新策略
- 浅析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价值创新
- 《秦兵马俑》作业设计
- 《望月》作业设计
-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作业设计
- 《郑和远航》作业设计
-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作业设计
- 14.埃及的金字塔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作业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练习评测
- 《灰椋鸟》教学设计
- 《早》作业设计
- 《黄河的主人》习题精选
- 《二泉映月》作业设计
- 《大江保卫战》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