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变式(题组)教学与微课实验的一次碰撞
【摘要】变式(题组)教学和微型实验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恰当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实施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思考,并进行不断改进,不仅把变式和微型实验作为教学的方式,同时也引导学生把其作为自主学习的方式.
【关键词】变式(题组)教学;微课;微型实验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创新.随着课堂改革和高效课堂被不断的宣扬,变式教学或题组式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要兼顾变式(题组)的基础性、层次性及是否具备启发思考性,不是课堂上运用了变式教学,就一定是“高效课堂”,不进行变式教学,课堂效率就不高.
最近有个省中小学微课大赛活动,引起笔者的一点思考:在课堂上,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操作性很强的知识点,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裂项或错位相减法求数列和、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等,能否制作成微课,以微型实验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下面是笔者的一个尝试,以“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例,做个教学对比.
这学期,笔者任教高一两个普通班的数学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差别不大.在都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基础上,先在一个班选择变式教学,给出例题及变式题组:
例解关于x的不等式: (x-a)(x-2)>0.
变式:2:(x-2)(ax-2)>0.
变式:3:ax2-(2a+2)x+4>0(即变式2).
(过程:讲解 板书 探讨 小结(含参不等式进行字母分类讨论的依据)等(略))
另一个班没有讲这个例题及变式题组,首先观看微课“ax2+bx+c>0(a≠0)的解法”(事先精心编制)然后提出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解含参不等式方法.
3.举例说明解含参不等式的过程.
4.记录ax2+bx+c>0(a≠0)解法的探讨过程,形成板书(解题步骤或流程).
反馈练习:解关于x的不等式:
3.ax2-x+1>0.
反馈结果及思考:
1.对比
2.分析
变式教学法的班级,在反馈练习中第3题很多人不会或做错,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例题及变式中没有出现方程根不确定的情况.这个问题其实在课堂上是有介绍的,在探讨和小结的环节也有说明,只是没有举例练习,学生印象不深.学生在做反馈练习时只是模仿课堂上老师的板书示范,而没有真正思考和理解含参不等式的解法及步骤,对分类讨论的依据还是分辨不清的.也就是变式或题组式课堂上,学生关注更多的可能只是变式的内容及教师的示范解答,而对于教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变式及解决变式(题组)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思考不足.
而在微课实验法教学中,学生首先观看微课,对如何解ax2+bx+c>0(a≠0)类型的不等式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在动手操作部分,通过自己举例解不等式,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解法及分类讨论的认识.最后小结ax2+bx+c>0(a≠0)解法及流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尝试、摸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特殊(学生举例各不相同)到一般的过程,学生从了解,操作感知再到自己总结,认知应该是深刻的.从反馈的情况看,微课实验法教学效果是好一些,但是这里也有一些问题,如学生是否能全部参与,学生自己操作中规范书写等问题该如何解决,都还需要教师的调控和进一步的思考完善.
3.反思
以上这两种教学方式是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的,但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更多关注细节,不断改进.
变式教学可以灵活多变,针对不同课型大致分为:概念、定义变式,题目变式(题组式即多题一解),方法变式(一题多解)等.变式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情,深刻理解授课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进行开放性思维的创新.在具体操作上要兼顾变式题的基础性和层次性,不可“死搬硬套”、“一步到位”,否则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混淆,混乱及畏难情绪,陷入别样的“题海”.
数学中的微型实验,是借助精心设计的微课教学片段,通过学生参与试验观察、思考、比较、动手操作与实践,体验一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进行微课试验可以优化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以下问题:①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实验操作的方式; ②相关内容的微课设计是否有效合理;③教学中能否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学生参与程度如何;④以实验的形式教学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能力不同,参与程度不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会不同;⑤课堂是一种开放的形式,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示范.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和探究.
4.建议
变式教学或是数学实验教学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思考和创新,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种方式说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接受和参与这样的教学形式,指导和教会学生自主进行有效的变式学习或是数学实验,把老师的教学方式逐步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
5.结束语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如何能依据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是需要不断揣摩、思考和修炼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有趣的雪
- 水仙花
- 美丽的白菜花
- 新年礼物
- 大树与斧子
- 捉虫记
- 好老师
- 淘气猫
- 好厉害的黑母鸡
- 看电影
- 美丽的公园
- 最难忘的日子
- 梦
-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流程优化实践谈
-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初探
- 武术教学所感
- 对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理念转变的几点思考
-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用语教学
- 课堂巧“设计”,效率必提高
- 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美术特长生水粉画教学札记
- 高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 现代艺术和高中美术鉴赏课
- 一叶知秋,曲径通幽
- “乐园”的遐想
- 师生携手抓契机,课堂活色生香里
- 把方向 分层次 创开放
- 棉花姑娘
- 《松鼠的尾巴》教后感
- “找规律”活动设计
- 口语交际《春天来了》
- shici
- i u v 和yi wu yu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数新房》教后感
- 评《 g k h 》教学
- 家
- 《四季》教学设计
- 《秋天的果园》教后感
- 引自然之源,激发学生想像力
- 《落叶》
- 《汉语拼音》教学设计d t n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