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数学史在复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史在复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数学史在复数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与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本文借鉴复数的历史发展,通过解三次方程得出纯虚数的概念,并提出复数是二元数,是实数和纯虚数的复合,从这个角度设计复数概念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复数概念的认识,提高运用复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复数,数学史,概念,教学设计

由于新课改后,复数这一章,相对老教材删减了很多内容,老师也就随便介绍一下.这对学生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复数、复变函数等产生了困难.这需要我们对复数a+bi的概念及本质含义真正深刻的理解.

一、复数概念教学的研究

就复数如何引入,前人们主要从几何和代数两个方面入手.

几何方面: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中代数互助组(1955)该文建议从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出发引入复数a+bi.杨大淳等人(1957)给出了两种引入复数的方法,一是用复数的发展史;二是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或以点P为终点,原点为始点的向量OP,用一对实数(a,b)来描述,并把这实数对叫做复数,复数(a,b)又可记为a+bi.严信一(1979)则提出从笛卡儿平面到高斯平面,导出复数概念的方法.

代数方面:许敏(2005)从二次,三次方程引入虚数.(陈跃2004,陈克胜2005)提出由实数与纯虚数“复合”起来的“数”称为复数.

二、复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复数的概念,虚数单位i,复数的分类以及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虚数单位i的引进及复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复数的概念是在引入虚数单位i并同时规定了它的两条性质之后得到的.

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在复数的概念以前,已经经历了实数从N,Z,Q,R的扩充过程,对数系扩充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介绍新知识之前,可以先回顾一下以前是如何进行扩充的,然后给出新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又要进行扩充.

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及问题提出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为了解决测量、分配中遇到的将某些量进行等分的问题,人们引进了分数;为了表示各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满足记数的需要,人们又引进了负数.这样就把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Q.

通过多媒体展示无理数的由来,正是有了无理数,前面学的数就叫有理数.有理数集与无理数集合并在一起,构成实数集R.

因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数集的每一次扩充,对数学学科本身来说,也解决了在原有数集中某种运算不是永远可以实施的矛盾.

2.复数的分类

3.复数集与其他数集之间的关系:NQRC.

4.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

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这就是说,如果a,b,c,d∈R,那么a+bi=c+dia=c,b=d.

复数相等的定义是求复数值,在复数集中解方程的重要依据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如3+5i与4+3i不能比较大小.

现有一个命题:“任何两个复数都不能比较大小”对吗?不对,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就可以比较大小,只有当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时才不能比较大小.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需要同学们理解虚数单位i及它的两条性质,复数的定义、实部、虚部及有关分类问题,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讲解或介绍会显得较为枯燥无味,学生不易接受,我们采用讲解或体验已学过的数集的扩充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数集的扩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也是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介绍数的概念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数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各种数集中之间的关系有着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虚数的概念、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分类.

本文的设计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数学选修 2-2.

[4]范中广.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中国知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来了
遵纪守法细节决定成败
尊敬老师,从我做起
自尊自强-做生活的强者
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你会道歉吗?
拣垃圾不丢人
人生与责任
残疾人
“上网是非“ 简谈
诚实
竞争
创新吧!
我学会了宽容
《身边处处有科学》
论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
中学阶段字词教学方法艺术谈
库尔贝和他的现实主义艺术
词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优势分析
通用技术课堂教育体验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加强职专生语言能力训练之我见
浅谈汉代儒学
拒绝随意使用,守住语言规范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措施分析
初中语文课堂当充分体现教学智慧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初中英语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及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教学反思教学
11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12*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12*大自然的启示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蝙蝠和雷达说课设计教学反思教学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12*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11蝙蝠和雷达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一(附后记)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蝙蝠和雷达-教案
12*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