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海诚――日本传统动画电影的颠覆者

新海诚――日本传统动画电影的颠覆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6

新海诚――日本传统动画电影的颠覆者

【摘要】作为动漫产业大国的日本,动画事业的辉煌必然离不开动画电影产业的支撑,而如宫崎骏,今敏这样的大师则是其中翘楚,而随着老一辈日本动画电影大师的年岁渐长甚至离世,以新海诚为代表的一代新生力量开始在日本动画电影界扎根立足。细观新海诚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与传统动画电影已经大有不同,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对画面的执着追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海诚这位新一代动画电影艺术家的诚意与对传统动画电影的颠覆。

【关键词】新海诚 动画电影 颠覆

一、反其道而行――动画电影中“静”的艺术

动画电影作为动画的分支与发展,其媒介与动画一样,都是运动的声画影像与静态绘画的结合,媒介特征展现了动画电影在“动”与“静”两方面的分化,绝大数的动画电影理所当然的发挥动画电影“动”的特点,将进行过夸张、变形的视觉影像搬上银幕,因而传统的动画常常是以“动作”、“打斗”为主题,而新海诚却将传统动画电影中的戏谑与夸张抛之一边,追求静态画面与细腻情感,这是“静”的艺术。

新海诚的“静”主要的一方面体现在他十分注重画面。作为新海诚出道以来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秒速五厘米》,让人为之无法挪开视线的是他极其精致与充满美感的画面质量,每一帧画面都美的让人屏住呼吸,尤其是画面背景,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动画中夸张与风格化的艺术手法,展先在观众面前的是对生活场景的真实描摹,观众们常常开玩笑的说:“几乎随便截个图就可以做壁纸了啊”。这是一种戏谑也是对新海诚的高度赞扬。

新海诚对于静态背景的强调还体现在作品的许多背景其实是对真实场景的描摹,比如《秒速五厘米》作品中的许多场景,男女主角小时候放学经过的斜坡等等场景都是可以找到其在日本的真实环境。一种动漫对于现实的“描摹”手法,新海诚的作品在背景“描摹”方面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其对背景的真实度的极致追求,传统的动画,例如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中也有对欧洲建筑物的描摹,然而其所呈现的画风却更具趣味性,他对欧洲建筑物进行了风格化处理,展现出来的画面是与整体风格相适应的甜美之风。而新海诚的的画面背景风格消除了动画的风格化特点,画面细腻真实,我们甚至可以看见作品中主角所在的超市里的每件商品的商标。对于背景的这种写实倾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CG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随着电脑对于图像数字化处理的普及,动画制作者越来越追求图像的写实性,这种追求倾向与其技术特点无法分割,传统动画均采用以手绘为基础的制作方式,手绘这种创作方式决定了需要大量人力的动画不可能对每幅画面进行过度写实,而CG技术却大大简化了动画制作过程,新海诚甚至曾经一个人只身完成了作品《星之声》的创作。虽然CG技术赋予了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写实的倾向,而在画面上能够达到新海诚这样高度的写实性的却是寥寥无几。

也许新海诚为了让观众能更多的去欣赏背景,因此他故意弱化人物的动作。这只是个玩笑,但新海诚作品中的人物动作的弱化也的确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传统观念中,动画片的优势就在于其“动”的特质,在于动画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像,而新海诚却反其道而行,人物的动作有意减少,台词与独白大大增加,人物的形体动作似乎只是人物台词与独白的附加,独白所展现的人物心理才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新海诚故意弱化行动从而加强人物心理活动,让人物“静”下来,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与感受。“动”让我们无暇顾及,跟着故事而动,“静”让我们从内心感受,感受人物的情感,感受独白所传达的情感,影片的静之美让我们更容易被简单的故事触动,这就是新海诚“静”的法力。

二、打破线性叙事――诗意叙事

新海诚作品的另一个重要颠覆体现在他的叙述风格上,传统动画作品往往采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四段式线性叙事结构,剧情上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四段式的故事结构也更加完整与合理,这种成熟的叙事模式是讲故事的必备手段,然而新海诚却不喜欢讲故事,他喜欢写诗。他的故事充满诗意,没有激烈的动作,没有强烈的冲突,没有奇观异事,只有诗意与美感。《秒速五厘米》中我们无法找到外在显现的主线,贯穿全篇的是人物独白所展现的贵树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人物的情感是连接剧情的唯一脉络。伴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同男女主人公共同成长,我们感受着他们内心的痛苦,无声无息中,新海诚单单只用了画面与台词就将我们与人物联系在一起,故事展现的不单单是人物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人物内心的成长,剧情的发展也随心而动,故事描述的是男主角贵树的心灵历程,没有线索,只有情感。

《秒速五厘米》中新海诚将故事分为三个章节,第一部分是《樱花抄》,讲述了贵树与明理俩人在小学时代是很好的朋友,后来明理转学走了,两人仍然通过书信交流,因为双方安奈不住相见的渴望,于是贵树只身一人坐火车去见明理,两人在樱花树下的相拥而吻作为第一章节的结束。线性叙事被完全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记忆碎片般的断点叙事,故事中充满了人物生活的片段,新海诚还不时的运用倒叙的手法穿插两人小学的美好记忆,只有到了最后贵树坐上火车后,才慢慢开始了线性叙事,而其之前的故事都是一个个片段,观众在作者所展现的片段中捕捉两人的关系、情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最大程度上参与了故事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宇航员》,花苗是这一章节中新出现的角色,剧情表面上展现的是花苗追求贵树的故事,然而其内核还是贵树对明理的情感,作者通过花苗的眼睛来捕捉樱花抄之后的贵树,现在的贵树更像一个失去灵魂的空壳,在没有明理的世界里,他总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就算和花苗在一起,他的心也一直都在明理那。在这一段中,叙事不像《樱花抄》,故事发展更加传统,更加线性,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发展,虽然没有明确的开头与结尾,我们还是通过花苗的独白了解了故事与人物情感。尽管叙事的传统化,冲突在这一章节中仍然是缺失的,全篇展现的终究是人物内心最细腻的情感。

第三部分是《秒速五厘米》,在这一部分中,叙事完全自由化,我们能够捕捉的只有一个个片段,完全是人物心内的展现,独白将贵树和他的女朋友明野的片段相互穿插,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场景,没有联系,画面几乎是断裂的,只有独白连贯的穿插其中。本章节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情,观众只能通过片段进行揣度和理解,辅助上独白,我们才能大致了解剧情。 新海诚的叙事就像诗一般,随意而行,重要的不是连贯的故事,重要的是连贯的情感,新海诚的诗意不仅仅是画面的诗意,更是叙事的诗意。

三、用独白创造诗意

在新海诚的作品中,独白是永远不可欠缺的重要元素,新海诚并太会运用动作与情节来传递情感,人物情感的主要传达手法还是独白。独白让观众更好的融入贵树的视角和心境中去,这是新海诚的杀招,他通过独白来一点一点积蓄情感的沉淀,节奏缓慢的动作,随性诗意的叙事,一切情感的积淀都在最后富有冲击力和强烈的配乐爆发出来,这就是新海诚的惯用手法。冲突不是没有,而是留到最后,杀人只需一招。杀招的完成需要一把武器,那就是独白。

独白的使用需要配合画面的诗意,如果画面无法传达出应有的诗意,那么独白的效果将难以展现。正由于新海诚对画面质量近乎痴迷的追求,独白才能如此轻易的带动我们的情感。新海诚在其作品中,对于光线有着执着的追求,画面的光线层次鲜明,立体感非常强烈,画面由于光的韵美而充满诗意,正是光线的诗意成就了独白的诗意。

新海诚的这种极致的诗意往往能让作品更加精致、美妙,也更富层次感,作品一般显得非常平和,几乎没有高潮,有一般也是安排的剧情的最后。《秒速五厘米》中的悬念性被刻意淡化,观众被唯美的画面和带有磁性的独白所吸引,然后慢慢地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与那份诗意与忧伤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新海诚对于独白和人物角色的旁白的编排可谓是大师级的,在作品中,他常常将独白和音乐结合的恰当好处,《在秒速五厘米》中,男主角的独白在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就像一首优美的诗,贵树在催情的音乐中独自朗诵着他爱的诗篇,这是新海诚的诗意,也是观众情感的催化剂。对于独白的大量使用,其实是被外界很多人所诟病的,因为独白的使用是电影退化的表现,他是电影语言的退化,是电影退回戏剧襁褓的可怕退化。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不同的电影风格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动画电影都是动感、快速、奇幻的,对于新海诚这种极其注重内心表现的电影,独白与台词是展现情感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在看电影是要搞清楚,电影的那一部分是最打动我们的,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是作品的奇幻故事,然后才是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深度。而新海诚的作品最让观众感受强烈的不是故事的剧情而然故事所传达的情感,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并非经历了一场冒险,而是一场心灵旅行,那相似的情感不断的与影片共鸣。当我们分清楚每部影片所传达的主次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新海诚对独白的大量使用。

四、结语

新海诚作为新生代日本动画电影的代表,其在画面、叙事等方面展现与传统日本动画电影截然不同的风格。他注重静态画面的精致度,刻意淡化情节,通过独白和画面的诗意来激发观众的情感,这些手法并非新海诚独创,但是他是唯一将其作为主要手法来制作影片的。

我们无法评价其风格的优劣,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观众的喜爱程度就能很好的体现出其作品的魅力,再者,新海诚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年轻导演,他从孤军奋战到现在拥有自己的团体,从淡化叙事到最近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和《言叶之庭》叙事上加强,新海诚在一步一步的进化自己。我们通过对其前一阶段作品的风格分析而研究其作品与传统动画的区别。这种区别可能是日本动画电影的新方向,或者只是一种新模式,也许新海诚的作品无法成为主流,但我们通过观众对他的喜爱程度就可以感受到新海诚个人风格化的作品所带来的生气,他是日本动画的新鲜血液,是日本动画的重要成果。

参考文献:

[2][日]山口康田.日本动画全史――日本动画领先世界的奇迹[M].于素秋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

[3]韩栩,薛峰.影视动画视听语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徐晓东.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0.

[5]易欣欣,生喜.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不再轻易流泪
奥运和我
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蒙面超人•Z
我爱上海
看星星
向游乐园挑战
杰克利历险记
享受快乐
独自回家
仙人球
蚂蚁
我爱我家的小狗
美丽的竹鹅溪
在海边最有趣的事——抓螃蟹
课堂等待,需要勇气和智慧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例谈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使用
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试析新课改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教学
推进教师培训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品质
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个案观察
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
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利用初中英语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背诵能力之探讨
成功教学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上好历史试卷讲评课
利用微视频提升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用教育的情怀涵养生命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写传记
2012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与训练》全集
兵车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一课时教案
高考语文总复习:必修一至必修五名句默写
蜀道难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
《山中访友》
2012届高三高考一轮复习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状物
《海燕》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仿写诗歌
2012届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备考简料清点:文言文断句
2012届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备考简料清点:明文名篇导读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