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0
结合文学艺术现象理解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摘要:“文学的文学性”(literariness)似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但它却是所有文学界人士尤其是进行文学理论研究者感到十分必要且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历史上一些真实的文学艺术现象,初步讨论究竟是如何把文字组织成文学作品的,进而探讨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以及这种讨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学艺术现象 文学性
有关文学的文学性问题渗透到古今中外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它的理解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更是文学理论界的一个热议话题。
要搞清此问题,首先要讨论到底何谓文学?
1 浅谈文学的含义及历代文学观
传说大禹为治水,费尽脑筋不辞辛劳。他与涂山氏女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之路,多年在外忙碌,“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在家空守,思夫心切,常翘首以待盼早日团圆,等待中呼唤道:“候人兮猗!”即著名的《涂山女歌》。这四字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等你(回来)啊!”它所体现的正是抒情诗的特质:因为等人总是有其对象的,这几个有限的文字间所表达的正是其文学个性。在此意义上,《涂山女歌》便被称为文学作品或诗歌。并且后来的《诗经》、《楚辞》中运用的“兮”字,都明显受到此歌影响。《左传》所谓“诗以言志”强调的正是诗作所表现的个性。
文学最初泛指文章和博学,体现了其广义的文化含义。古代先贤很早就讨论过“文学”。《论语》把文学归结为孔门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或“文”在魏晋以前相当于学问或文献,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主导地位的。西方在18世纪前也是如此。
文学理论给予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或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随着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和人生体验的表达,文学渐渐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而独自发展,使得文学的审美属性不断突显。于是文学有了其特殊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成为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
2 文学艺术现象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反映人类社会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其强烈的能动性和目的性。
《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反映劳动者的生活和感受,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反映对象以及经验来源。
南朝宋时期(420-581年)的《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今传本皆作三卷,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该书所记个别事实体现门阀世族思想风貌,真实反映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时代人文风貌小说。
由此可见,人类生活、生产、社会交往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产生了使用这些素材的人――文学作品的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从事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是不可重复、难以复制的,要经历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这样三个阶段。可见,文学是人们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人类对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家庭婚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等思想情感的高低起伏以及自然、人文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体验和认识,始终会反映在文学作品当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改变,而这些改变反过来也影响着当时代人们对生活、事业、家庭、婚姻等的理解,有时甚至成为一种思想倾向,指导人们的某些行为。
唐代江南才子、著名诗人张继科举考试落榜返乡途中,愁绪绵绵,写下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客愁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由此引发古今许多人对这一特殊景致的向往,以至寒山寺和枫桥成了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人们在此亲身感受到了当年诗人张继的失意情绪,岁月悠悠,却隔不断今人与古人借着这首千古绝唱产生的情感交流!
3 讨论文学的文学性的重要性
曾有人感叹说,也许我们今天所读的某些所谓的文学作品,过不了百年就会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或以为是因在当今快餐文化影响下,愿意安静坐下来潜心研究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许多常坐在电脑前“观天下”的人,实际缺乏深厚的文学功底;其次,因缺少生活体验、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和深入生活而无法产生率性的激情。在这种沉闷空虚的情绪下写出的作品,只能是闭门造车的泛泛之作。
况在缺乏信仰的当今时代,许多人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奋斗目标,更无值得推崇的精神榜样,整个社会弥漫着颓废和消极的气氛,很难让人说出何为当今精神风貌!
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重要观点,在传统哲学观念中,“气”是指人的主观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气势!曹丕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赋予文学以“立德、立功、立言”三重价值意义。怀着这样的胸襟去创作,何愁无佳作问世呢?
陆机《文赋》中有段著名文字论及十种文体的特征,其中“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是说:诗以抒发情感意志为主,要求表达感情美好动人;赋以描绘摹状外物为主,要求刻画事物清晰细致,形象鲜明。只从对这两种文体的写作要求来看,便可感受到人的主观精神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占的比重!
可见,讨论文学的文学性是何等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当今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且是可以进而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
- 特大号皮鞋
- 小狗和小猫
- 除夕夜
- 我的妈妈
- 太阳
- 夏天来了
- 美丽的春天
- 调皮的风
- 落叶
- 拣鸡蛋
- 冬去春来
- 我的第一次表演
- 爱做梦的小猫
- 新学期的打算
- 谈物理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途径
- 小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
- 地理教学中尝试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运用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方式探析
- 探讨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让语文课堂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 可操作的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研究
- 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 微课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作用
- 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
- 追求简约而高效的科学课堂
-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8*毛主席在花山教材简析教学反思
- 送小汽轮
- 青山处处埋忠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8、狐假虎威
- 18、雷雨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九教学反思
- 17、古诗两首
- 19、最大的“书”
- 毛主席在花山预习指南教学反思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八教学反思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六教学反思
- 青山处处埋盅骨精品教学反思
- 语文园地四
- 青山处处埋忠骨极品教案教学设计
- 专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