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6
今天晚上……吃黄金?
什么,黄金也能吃?这不科学!你一定不相信。但小编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对于“丧心病狂”的吃货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他们的盘中餐了。今天就让咱们来说说人类的“吞金”史。
黄金作为一种稳定、柔软、易加工的金属,很早就赢得了人类的迷恋和崇拜。例如,膜拜太阳神的古埃及人不仅把黄金比作地上的太阳,更用它们制作成各种首饰、护身符、面具,认为它可以保护和延续生命。
除此之外,古埃及人还认为黄金是神圣的食物,吃了它,就可以离神更近,等于是给神发出了一个讯息:“嗨,看到我、看到我!”他们还相信,进入身体里的黄金还可以焕发生命动力,让身体健康更上一个台阶,搞得好还能长生不老、容颜永驻……当然,说得再好,一般的人就是想吃也吃不起啊!
而美洲的印第安人则认为,吃了黄金可以让人轻轻浮起,飘飘欲仙。于是,黄金被当做一种能使身体和灵魂得到净化的物品食用。这下,你知道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南美洲有个“黄金国”了吧?
在欧洲,黄金如此贵重又稀少,所以人们拿它作为食物的装饰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们看看,我有钱!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意大利的有钱人在宴请时就开始给食物贴金。从鸡鸭鱼肉到牡蛎(lì)面包饼干,所有的菜都贴上金箔(bó),不闪瞎你的眼睛绝不罢休。相比这种在大鱼大肉上撒黄金的豪放做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则主要是在各类水果、果冻、干果、咖啡和茶里撒金箔。有一种里面带有金片的名叫“Goldwasser”的力娇酒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喝前别忘了摇一摇哦!
12~13世纪,蒙古贵族相信喝下掺了金子的酒,可以象征誓言永不更改。这就是古代蒙古独特的习俗:“饮金为誓”。当时蒙古进攻西夏,包围了都城,西夏人献出公主求和。成吉思汗就命令大臣那颜跟西夏使者“屑金和(huó)酒,饮以为盟,约为兄弟”。
日本人也十分喜欢用黄金给各种食物做装饰。金泽是日本制造金箔的中心,除了有带金箔的清酒,寿司、西点、茶饼、香槟等等也都成了日本人“贴金”的对象。
既然以前的人们认为黄金能吃,自然也就想到可以用它治病。在16世纪的意大利,饭后吃一块撒了金箔的甜点被认为可以防治心脏病。
作为黄金的忠实粉丝,炼金师们也开始把黄金用于制药过程中。很快,用黄金作为外衣包裹的药片在欧洲十分流行。他们还将黄金粉末置于酒中,以舒缓四肢酸痛。当然,这种“药”一般人是吃不起的。
到了现代,吃黄金的“土豪”行为已经不太受欢迎。美国纽约有一家汉堡店前两年推出了加有金箔的价值666美元的汉堡,但这家店很快就倒闭了。
那么,黄金到底能不能吃呢?首先,它是金属,是绝对不会被人消化并转换成营养的。其次,它在你的肚子里,跟其他的金属一样,会严格遵循“酒肉穿肠过”的规则,吃进去什么样,出来就是什么样。但如果你吃掉的金子块太大的话,那可就危险了――我国古代有“吞金自杀”之说,据考证,这是因为被吞下的金块太硬,对胃肠造成了损伤,从而使人丧生。当然,前提是你得先富裕到能弄到那么大的一块金子才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体验我成功我快乐
- 夏日中我的脸
- 我们班的“数码宝贝”
- 知耻而后勇
- 教训
- 斗兽棋
- 多姿多彩的我
- 妈妈的手
- 难忘的一件事
- 一局棋的启示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百事可乐
- 苏州,我爱的天堂.
- 难忘的一件事
- 骆驼
- 关于我国核电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 浅议集团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 论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制度探析
- 试论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刍议
- 试论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刍议
- 浅析经济发展中提高会计监督服务能力的问题研究
- 基于区位商的产业集群集聚度研究
- 试论节能减排背景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 人文环境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 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相关内容
- 试论海南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 关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之半产业化经营探析
- 当前社会认同的困境与管理
- 经济学原理的内容(一)
- 荷花淀
- 《社戏》教案
- 边城
- 装在套子里的人
- 《即席发言》教案
- 《散步》教学设计
- 科技作品阅读复习教案
-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 《说“木叶”》课堂实录
- 《即席发言》说课设计
- 《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
- 祝福
- 胡同文化
-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 食物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