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技校《建筑构造》教学创新策略

试论技校《建筑构造》教学创新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试论技校《建筑构造》教学创新策略

摘 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了目前技校《建筑构造》教学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策略,望得到各位同仁和专家的指导。

关键词:技校 建筑构造 创新策略

《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对建筑方案的设计创意和建筑施工图设计起着具体表现和制约的作用。下面笔者对技校《建筑构造》教学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技校《建筑构造》教学的现状

1.现行教材滞后,知识老化

教材滞后,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教材陈旧,教材知识老化,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许多建筑材料、构造做法、施工工艺等,缺乏时代同步性与科技前瞻性;加之教材编写的相对滞后原因,使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构造做法不能跟上变化。所以,教材陈旧,教材知识老化,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建筑设计及技术的发展;加之教材编写相对滞后等因素,更严重制约着建筑学专业的健康发展.

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建筑构造》课程是专业技术类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多,技术性强,但复杂的计算和公式的推导少,逻辑思维应用少,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形象思维。因此,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涉及许多工程实例,必然与实践紧密结合,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讲述建筑构件的构造做法,对于从未到过工程实际现场、缺乏实践锻炼体验的学生来讲,基本上弄不清楚,对于创新和发展建筑构造形式就更不用提了,整个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沉闷枯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出现了教学当中学生反映“建筑构造难记难懂”、教师感觉“建筑构造难教”的现象。

3.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现场参观教学效果不明显

建筑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大量建筑构造教材的内容已经落后于实际工程做法,很难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加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困难也较大,学生对建筑的实施过程、施工图中的构造如何实现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缺少现场生产实践的教学和现场参观的教学让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节点与施工现场中所看到的实际构配件进行对应。组织学生到已建成的建筑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现场进行教学,也因为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教学进度与在建工地进程的协调性等问题,只能短时间的走马观花,导致现场参观的教学大多也流于形式而收不到良好效果。

二、技校《建筑构造》教学创新策略

1.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新,加强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教学联系

要加强建筑构造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建筑设计教学引导建筑构造教学。要加强教材内容与现行标准、规范的相关联系,结合国家规范及时变更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更新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的理念和内容,或是适当增加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太阳能建筑、深层防水技术的内容。教师还要多关注建筑技术领域的新动向,将构造设计原理和构造设计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构造层次,培养学生利用构造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教学联系,在进行施工图综合训练前就有针对性地对构造设计进行训练。比如让学生找出校园内建筑的现有实例,依照已有的建筑外观绘制节点详图,把节点详图与设计对应起来。或者指导学生将自己方案中的特殊节点进行构造设计并制作成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其方案的技术性表达能力,建立构造理论和设计实践相联系的思维模式。这样既能加强学生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实现从建筑方案设计、构造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一体化的训练,又能加强对建筑设计的创造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充分认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是实验室模型教学。对于一些复杂、难懂的建筑构件、建筑配件、建筑防护以及与其相关的构造做法,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模型实验室里进行建模,将其按一定的比例做出来,使抽象变成具体。通过建模学习,学生可以在今后的设计中更好地把握结构的选型,可以对配件的功能、造型、尺度、质感、色彩等有更好的驾驭能力,全面掌握建筑构造设计技术。其次是“工地现场教学”,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工地进行工地现场授课,工地现场教学要与课堂教学交叉进行,在工地上学生能更清楚、更详细地了解到建筑的各个组成构件和构造节点处理,把书本知识和工地实际紧密联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理解和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是实习基地学习,可组织学生到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如学校设计院、老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学习。

3.合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为一体的产品。它的知识密度大,表现力强,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具有主题明确、素材精确、形象直观、层次清楚;具有高度交互性、因材施教、界面较好、操作简单等特点。课程的教学重点也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面,而不是花费很多时间在黑板上画不那么准确的示意图。为加大课堂信息量,必须打破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难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直观化的演示,使原本枯燥、平面的教学变得生动、立体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加强学生建筑构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将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创新思维、意识纳入到成绩考核范围之中。每次设计的作业中对于不同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给予一定的分值,以此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及展现,避免学生的懒惰与抄袭心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潜在的创意才能,激励学生设计出新颖、安全、适用、经济的构造做法。

三、结语

以上笔者粗略探讨了技校《建筑构造》教学的创新策略,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还有许多内容没涉及到,作为一名技校一线教师,在今后工作中笔者将继续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2]岳鹏 赵西平 等 技术新形势下的建筑构造课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蜗牛让我有了新发现
爱笑的刘菲
烟火
可怜的课桌
消失在5的边缘
一只燕子的自述
未来的地球
学造纸
参加“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写于3.14)
硬币运动会
家有小龟到
大头小弟
大嘴垃圾桶
自我保护乃财富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央苏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
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之探讨与研究
基本物理实验蕴含的创新教育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在《畜牧实验设计》课程中开展能力教育的方式研究
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探讨
军校任职教育中多元学与教方式的构建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基于云计算进行教育资源构建的意义
武汉市小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研究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武警院校学员保密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_语文论文
《少年闰土》教学的几个注意点_语文论文
小议朗读训练中的语感培养_语文论文
语文科应重视听说教学_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救失谈——注意写作材料_语文论文
建立特色课程的探索_语文论文
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_语文论文
《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_语文论文
新教材与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讲话_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复习模式刍议_语文论文
新教材,新教法_语文论文
民主 科学_语文论文
关于语文教学中语智训练的建议_语文论文
导读平推学文明理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