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30
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强化素质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的兴趣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对策分析一、调动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热情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培养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习兴趣应该与学习过程中的意志、能力和品质相关。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目标明确,有发自内心的强大学习动力,主动性很强,就越能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兴趣也会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日益高涨。在高效的历史课堂上,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首先调动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在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加强互动学习,围绕某一重要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以极大的耐心,把一些有争议的历史疑点,分别交给不同的学生去完成,并且让他们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立下军令状,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以此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把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交给相适应的学生或小组来完成,艺术地实施分层教学,让同学们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充满学习激情的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师生互动,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同学以极大的探索热情,去攻克一个个难题,实现生生互动,互相帮助,这种围绕问题进行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新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效果是通过合作学习机制实现的,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其它因素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知识点的理解和共识。因此,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把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他们各有长处,都会主动领受一些自己擅长解决的问题,这样在兴趣的支配下,通过小组调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兴趣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渠道
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探讨如何改进历史教学方法,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逐步拓宽教学渠道。从历史教材的实际出发,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历史教学要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相关历史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实施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其次,教师要做好导入,科学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好教材的切入点,组织学生广泛交流,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当某个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时,直到找到能帮助回答问题的同学为止。这样既让不会的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可以给其他的学生提供帮助同学的机会,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再次,历史教学要与素质教育结合,要围绕教材进行教学资源的挖掘与组合,在强化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不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等特征,把教学内容提升过高过深,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失去师生的共鸣,即使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无法形成教与学的和谐,根本谈不上活力课堂,更不要说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拓宽教学渠道,使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让学生有话说,实现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应重视教法研究,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实施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合理组合,综合运用,使其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又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只有把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实现由传统的教学方法向新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总之,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体,各个教学方法的组合是否最优,对于是否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效果乃至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构建教学情境,还原历史真实
通过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历史教学情境,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提供合适的材料,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形成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学习氛围。在实践中要加强学习指导,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阶段进行,结合教材,实施阶段性重点突破的方法,加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教学视频,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在心理变化,分析历史事件所提示的内涵,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进行有步骤、有重点的教学,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焕发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情趣分析,全面调动学习和分析的能力,全面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另外,在历史课堂上,合理地选择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展示历史史实、人物,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历史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保障学生和老师愉快的心理状态,抛弃一切情绪化的干扰,以积极的心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高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计划。调动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疑惑表达出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赏,产生成功的快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主动性,形成学习历史的习惯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民主、和谐的思想,能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心情愉快,使之精神集中,产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这的确需要教学能力和艺术性。在历史教学中自觉贯穿民主、和谐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历史时空中,打破课堂沉闷死寂的局面,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和思考历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束语
中学历史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抛开传统观念中应试教育至上的偏颇,实现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2]许名生.浅谈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2010.
[3]梁开永.和谐师生关系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探析.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博硕论文.201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烦恼
- 我登上了万里长城
- 清明祭扫
- 大家的“规则”故事
- 首都之旅
- 我vs老妈
- 我是杰迷
- 我的爸爸好“残忍”
- 走进春天亲近自然
- 我也要做太阳花
- 烈士墓前的沉思
- 我比郭敬明厉害
- 《学会合作》读后感
- 站在烈士墓前
- 贾宝宝29岁
- 谈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校园环境及文化的建设
- 现阶段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研究与弊端分析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措施分析
- 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
- 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浅析我国企业职业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企业青年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认识
- 基于“沧州好人”培育工作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沿革与启示
-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
- 浅谈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经验及启示
- 我国石油企业纪检工作问题探讨分析
- 关于网络远程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的分析
-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 [标题] 构建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的哲学思考_语文论文
- 构建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_语文论文
- 此时无声胜有声_语文论文
- 《劝学》解说_语文论文
- 概括语段中心的三种方法_语文论文
-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_语文论文
- 段落阅读教学初探_语文论文
-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 构建目标序列优化教学过程_语文论文
-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_语文论文
- 比较法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样例教学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