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4
残联冬季送裙裤遭吐槽
对此,河南省残联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些衣物系上海一家知名女装厂家无偿捐赠。而近五年时间里,每年夏、冬季节,残联均能收到来自不同厂家的1万至3万件女装。其实在发放衣物时,他们也考虑到“男士发女装不合适”的问题,不过,后来考虑到这些物资主要服务于残疾人群体,便最终决定“无论能穿不能穿,都发给残疾人”。而对于残疾人自己无法穿的情况,他们则是建议其转送给家人。
不过,残联的解释却并未得到网友的认同。不少网友表示,爱心捐赠一定要顾及受赠者的感受,否则会得不偿失。还有网友将矛盾直指目前单一的慈善关爱模式,认为收到什么发什么那不叫慈善,叫搬运工,并呼吁做慈善要有一个高效利用捐赠物的平台,如果无法通过拍卖、置换等方式来实现价值提升,只是被动地重新分配物资,那么慈善一定会大打折扣。
多维解读
冬日送裙裤缺少的是沟通
对于基层残联来说,冬季送温暖的工作确实有些棘手,尤其是面对如此之多的女装。暂时不发吧,上级有硬性要求,而就算能专门设立仓库保存,增加成本不说,万一出现发霉等情况还会造成损失。显然,对基层残联来讲,还是把这些物品发放到受赠者手中更合适。不过,残疾人高高兴兴地来领救济物品,却在大冬天领到了两件裙裤,这搁谁身上也不满意。
之所以出现双方的这种尴尬,根源就在于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如果提前就告知大家此次捐赠的物品是什么,把捐赠品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相信人们有了心理准备,甚至在家里已经盘算好领来后做什么用处,领取的时候就不会特别反感。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做法,收到的效果就会不同。基层残联在发放捐赠物品的时候,多想想办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残疾人的沟通工作,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就可以减少矛盾,把工作做得更好。
冬日送裙裤折射慈善粗糙化
再客观的理由都无法掩盖主观上的失当――残联组织虽然无法决定捐什么,但他们可以决定如何捐,捐给谁。
尽管爱心和慈善不能有来源之限,但慈善管理的粗糙化却会对慈善本身造成巨大的伤害。一方面捐赠来源的限制,会挫伤社会爱心的积极性,也会导致大量可以利用的物品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伤害受捐赠者的自尊,并引发一系列的慈善信任危机。在时下慈善公信力本就不强的状况下,做到服务的贴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当成为慈善行业自我救赎的先决条件。
其实,避免冬日送裙裤并不困难,多留一点心就可以做到。只要不是“一发了之”式的懒惰,不表现出“嗟来食”的傲慢,由高高在上变为俯身向下,就能贴人心、接地气,慈善事业就会有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 永远的丰碑
- 我
- 成长
- 联合国秘书长的成长历程
- 我
- 我的伙伴
- 我的好同桌
- 我身边高尚的人
-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 孩子.蓝天.周末
- 成长趣事
- 怀念爷爷
- 最后的希望
- 祸从口出
- 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论文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论文
- 试论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论文
- 企业税收影响探究论文
- 试论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论文
- 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论文
- 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 试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论文
- 试论大学生就业市场论文
- 试论美国制裁伊朗论文
- 防雷行政处罚违法所得论文
-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论文
- 试论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论文
- 完善中国现代物流立法论文
- 民营企业国内发展瓶颈分析论文
- 我上《登飞来峰》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我的思念是圆的》
- 《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
- 《革命烈士诗二首》简案
- 《登飞来峰》简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十五夜望月》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 《都市精灵》教案
- 革命烈士诗二首
- 《雁门太守行》教案
- 《城市听鸟》简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 《幽径悲剧》简案
-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 《明天不封阳台》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