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6
厦大开展“运动换早餐”活动
为何会组织这个活动?组织者说,该活动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大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意识不强而推出的,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简单、方便、趣味性强、参与度广的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活动时间设定在每天早上6点40分,且早餐券只有20张,采用先到先得的形式进行。结果,活动启动后,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每天6点45分左右早餐券就都被抢光了,可谓“供不应求”。
多维解读
“运动换早餐”为学生送上“心灵鸡汤”
当今大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加上受网络生活的影响,导致没有时间参加早晨锻炼,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继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而,大学生需要增加锻炼时间,从久坐不动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调整好自己的身体与生活。体育锻炼能够让人的大脑更加聪明,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因为运动得越多,越能够为更多的身体组织输送养料,并将更多的有毒废物排出体外,从而改善人的身体机能,使大脑形成新的神经通道,增加更多创新意识,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入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大学生面临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人际交往空白的背景下,更需要进行晨练。而今,厦大开展“运动换早餐”活动,无疑为大学生送来了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心灵鸡汤”。
“运动换早餐”难以达到实际效果
运动的乐趣在于参与性体验,既有强身意义又有愉悦身心的意义,但运动贵在持之以恒。厦大的运动热一开始可能因赠送两元早餐券而燃起,但新鲜劲一过能否持续还值得打个问号。再说,跳绳50次、踢毽子30下,其实很难达到实际的锻炼效果。须知,大学生要达到运动效果,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锻炼自觉性,作为学校还需做多方面的工作。“运动换早餐”只是体育活动的“小儿科”,甚至有作秀成分。大学应该在体育课设置、考评标准、运动场体育设施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体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和未来建设者。
眼下,国务院已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校园里的大学生更要充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而学校应该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的体育锻炼“吃饱”,而非仅仅“运动换早餐”一项活动。
相关链接
大学教师用学生证件照投影点名引争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杨树
- 冲动
- 一场有惊无险的地震
- 没有左手的照片
- 除夕琐记
- 我的老师―――张老师
- 吹泡泡
- 我多想去草原
- 第一次打软式排球
- 燕子
- 我是梅花
- 春雨
- 春风吹拂着
- 采访我的爸爸
- 我爱小草
- OKR 与 KPI,谁是赢家
- 民族管弦乐《褐山揽胜》解析
- 变味的微信朋友圈
- 论我国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立法完善
-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违法性风险及其规制
- 宋代名字说的文体渊源
- 适配才是硬道理
- 汉字笔迹学初探
- 当代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刍议
- 岗位价值评估,公平从何而来
- 青岛市音乐形象的设计与应用
- OKR落地,想用“执着”和“极致”说话
-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的智慧
- OKR,绩效考核又添新选项
- 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及影响的调查研究
- 醉翁亭记
-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
- 人类的语言
- 论雷峰塔的倒掉
- 活板
- 周总理,你在哪里
- 记一辆纺车
- “友邦惊诧”论
- 藤野先生
- 核舟记
- 苏州园林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从三到万
- 语法复习
- 最后一次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