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家校互动,让孩子爱上阅读

家校互动,让孩子爱上阅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家校互动,让孩子爱上阅读

许多家长问我,怎样才能使孩子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提高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是课外阅读。事实上,单凭每学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30多篇课文、8次作文根本不足以使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指导孩子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孩子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体会到遣词造句的方法,拓宽知识面,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根据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多集中在课内阅读上,课外阅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讲,课外阅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温家保同志强调:“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像一把钥匙,为人生开了一扇窗,可以使孩子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那么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谨慎选择孩子爱读的课外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人的精力有限,孩子的时间宝贵,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最有价值的书中汲取营养、教师和家长要谨慎选择装帧精美、色彩清晰逼真、内容健康、质量过关的图书。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日,以及QQ群、微信圈向各个年段的孩子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名著和童话应该作为首选。因为名著和童话都是经过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内容丰富,语言精妙,可以从品德、知识、美育等多方面供给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帮助孩子掌握丰富的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正如文学家余秋雨所说:“学生幼小的心灵纯净宽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二、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著名的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指出:“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教师和家长自身也要热爱阅读,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1.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教师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年段的读写需要,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

2.课内阅读引领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孩子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带动孩子课外阅读,做到课内教学引领课外阅读,课堂内外相结合,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比如学了课文《盘古开天地》,推荐课外孩子和家长一起阅读中外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及相关书籍;教师可以抽出一天或几天早读时间,引导孩子在早读课时进行朗读,同学之间交流读书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让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读懂的道理讲给父母家人听。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增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孩子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孩子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外阅读中。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对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进步及时表扬、奖励,让孩子信心满满。比如可以在班里定期评比“小书虫”、“小博士”等,让人人争当爱读书的好孩子。

通过这些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主动参与阅读,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1.学会精读和略读。

要学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灵活地运用精读和略读。要让孩子知道拿到一本书应该先翻阅前言和目录,也就是略读,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选择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再进行精读,这样省时又高效;读报纸时,应浏览标题、导语,如果真正是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材料时,想要进一步了解详细内容,再进行通篇精读。

2.教会孩子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常用的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⑴批注,对阅读的重难点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⑵勾画、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⑶札记,读书后记下阅读心得。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即可以帮助孩子记录大量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顺手练习写作。

3.摘录好词佳句,建立“采蜜本”。

教师在课内督促,家长在课外配合,鼓励和督促孩子建立“采蜜本”,让孩子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积累自己在阅读中的点滴收获――一个没有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个典型的事例,以及读后瞬间的灵感火花,以备作文所需,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4.及时交流,帮助孩子提高。

教师在读书课上,可以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向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展示“采蜜本”,帮助孩子体验发现、收集、积累的乐趣,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身心的提高,从而充分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孩子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创设展示表演机会,升华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家里,家长和孩子读完书后,可以根据书中的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家长要肯定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学校,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或班级,定期给孩子创设展示平台,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让孩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课内外阅读成果。

1.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可以通过在全班集体讲,或者先在小组讲再全班评比的方式,评选“小诗人”、“故事大王”。

2.通过课本剧表演或课外阅读故事表演,让孩子将身体和心灵都参与到故事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3.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孩子们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从而变被动的父母、老师“让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我爱阅读”。

五、亲子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成长的每一次起步、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可以说,孩子的无数个微小的进步无不缠绕着父母绵密的爱。

家庭中父母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该放下身段,放下所有的繁杂事务,每天抽出半个小时,静下心来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住了故事,积累了词汇,习得了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效率,而且使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刻。

因此,我特别推荐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对一的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加耐心、更加贴心的阅读指导,对孩子身心发展、思维进步、智力开发有很大的益处。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给爸爸、妈妈讲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在父母欣赏和鼓励的眼光里,孩子会更加自信,深深地爱上阅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成功的计谋
给妈妈的一封信
希望
游戏给我的启示
喜悦上学日
学校
满天的星
呵,初春
年华这样匆匆
又见艳阳天
我爱日照
我的老师
我的小侄子
今年八月十五的“残月”
湿湿的雪
一种新的认知无线电宽带盲频谱感知方法
分布式电驱动汽车AFS与电液复合制动集成控制
微电流条件下的开关电流镜失配补偿及其在CAB中的应用
中文短文本语法语义相似度算法
关于借助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新型多输入升压变换器的交错控制研究
一种基于IFDR改进的测试激励数据压缩方法
电动车辆组合式离合器换挡过程优化控制
科学开展城建规划设计的简要思考
GIS技术在煤矿瓦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运用
基于结构水下冲击响应识别结构模态参数
LNG发动机低速工况下瞬态燃烧过程试验研究
多平台产品快速设计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
浅谈数控技术对于机械制造的现实意义
3岁儿童C4―C5颈椎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思乡诗”例说_语文论文
说“弄”_语文论文
“而”字词语辨析_语文论文
“成分赘余”语病例谈_语文论文
咏桃诗例说_语文论文
文章结尾“五法”_语文论文
把准对象 体情察意_语文论文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_语文论文
“偶合”例说_语文论文
抒真情:作文成高格_语文论文
秋心如海复如潮_语文论文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例说_语文论文
“敬辞”一族例说_语文论文
剥体诗例说_语文论文
《祝福》中的“雪”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