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情境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表演体会情境、视频展现情境、生活引入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等,就以上几种情境教学法谈谈在旅游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旅游专业应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和旅游业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培养模式,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的竞争状态中,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变化对旅游职业岗位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不断产生,迫切要求相关专业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企业一线培养更多的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性人才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在旅游业新的发展状况下,传统的旅游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开始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既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又有旅游管理的专业意识和思维运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旅游管理教育的重任。因此,改革传统的旅游管理教育模式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情境教学法”在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旅游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创设情境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创设充实生动、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情境,提供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以接纳、包容、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领域,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学生作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寻求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例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分为表演体会情境、视频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生活引入情境等。
1.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就是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在课堂上或实训室进行现场表演。在讲授《导游实务》课程中“地方陪同导游服务程序”时,让学生上台扮演地方陪同导游,其它的学生则坐在下面充当游客。整个课室的环境假设为地陪在旅游大巴上为客人进行车上讲解。表演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当地陪这一角色,台下的学生则以游客经常出现的状况来测试表演者的各种应变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顺应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利用角色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参与情境模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视频展现情境
视频展现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再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使学生身如其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在讲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园林建筑”时,如果只是单纯地用语言讲授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布局等,学生难以理解众多的专业术语,会感到书本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和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等私家园林进行景像再现。视频中的优美画面和优雅的中国古典音乐,加上配音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皇家园林的磅礴大气和苏州园林的玲珑雅致。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先让学生总结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自的特点及差异,再结合学生所述,通过课件进行点评。通过视频的情境演示,可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有机地统一到生动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学情境,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一图穷千言”,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生活引入情境
生活引入情境,就是从生活中某一典型场景引入课堂教学。在《旅游礼仪》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因为礼仪知识多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在教授“名片礼仪”时,教师先以设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名片使用的场合及重要性,学生在思索问题的过程中对名片的使用方法产生兴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理解名片的接受与递出的礼仪、名片制作的注意事项等。在学生了解知识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现场演示,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目标关注――激起情感――知识移入――加深理解――知识弥散”的情绪发展和知识认知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创造性的环境中”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4.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就是通过实物演示,创设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在讲授《情系山西-导游词王家大院》中“导游讲解技巧”时,教师带学生去本地王家大院观摩,学生在感叹中国古建筑造型之精湛,王家家规、家训之严谨的同时,不由自主地产生对王家大院讲解知识的渴求。再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大院三雕技艺的的建造特点及蕴含着的特殊寓意时,就可以带学生亲自参观三雕建筑,现场为学生讲解建造具有防御性和审美性的功能以及中国吉祥文化的内涵,从三雕题材的选择也再次刻画了王家做人做事内敛凝聚的性格特点。这样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引起学生的欣赏兴趣,激发学生较强烈的竞争情感反应,使学生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语
旅游专业教师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境教学法能灵活地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来探究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特质,建构并维持合适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并且有效地成为信息加工主体。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平等的愉悦氛围,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畏学为主动学。它以接纳、包容、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领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一件事
- 可爱的我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2006年的第一场雪
- 一个小山村的变化
- 蓝老师,我想对您说
- 新文化广场
- 我是一朵小雪花
- 家乡新貌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茂盛的大榕树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高大的相思树
- 假如我是一只雄鹰
- 国庆见闻
- 激励方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绘画表现手法在漫画表现中的运用
- eMBMS业务部署研究
- 小说《烈药》中的行业文化及翻译赏析
- 声乐美声与民族唱法的相互融合研究
-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 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 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 基于邓小平关于党内和谐思想的探讨
- 那些被暴力控制的女人们
- 德沃夏克《诗意音画》曲式以及创作特点概述
- LTE网络大型场馆聚会型场景话务保障研究
- 城市雕塑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 浅谈武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的作用
- 关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 草船借箭 1
- 《少年闰土》第一时的教学
- 咏 梅 2
- 草船借箭 2
- 《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第十册小学语文教案(第二教时)
- 鸟的天堂 3
- 小学第十二册:为人民服务
- 古诗两首 2
-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3)
- 六年制小学毕业语文自测题
- 匆匆(全课目标及第一课时设计)
- 草船借箭3
-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2)
- 古诗两首 1
-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