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6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进行教学,学生预习新课内容自主提出问题;复习旧知识时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问题并预示新课;导入新课设计问题情境;新课讲授时,将内容设计成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研究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设计问题时也需把握针对性、典型性、程序性、层次性四个原则。

初中思品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提问题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进行教学,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问题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研究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

一、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的问题设计

“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识将其复习内容,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复习八年级第十二课《感受大自然》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生活中你周围的环境是否有污染的现象,你有什么建议?

2.我们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作为子女,在家能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能履行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能履行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的责任……当我们在为别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善于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设计问题情境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在进行《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一课的教学时,导入新课采用了让学生观看视频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资料片段,并思考:

1.通过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还能说出与现代科技有关的新名词吗?

通过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这些科技名词都是科学技术成果的表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速度越快,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程就越快。很自然地过渡到《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新课的教学。

(三)讲授新课内容的问题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讲授时,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将其内容设计成适宜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每年的夏收季节,农民们将收割完毕的桔杆就地焚烧。此时,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到处都能见到桔杆焚烧燃起的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上云天。这种情形进入夏收季节,将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请谈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并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出谋划策。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将桔杆腐化制成沼气;政府制定具体的方法措施,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将内容告诉学生,尝试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设计利于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个体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在《走依法治国之路》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良现象,如偷盗、抢劫、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该如何有效解决呢?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二、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去设置问题;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使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教师引导和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探究,“跳一跳,够得着”,否则,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欲望。

(二)典型性原则

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使问题击中要害, 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程序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应按所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近、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握住问题的程序逻辑性和显示度,程序过细,问题的关节过于显露,不利于思维的开展,程序过粗,隐含条件太多,学生不易抓住要点,会使讨论无法深刻进行或延缓教学进程。

(四)层次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属识记层次,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就可以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属理解层次。这类问题是在学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第三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属掌握层次,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分组讨论,大胆设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索。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第四层次主要解决“怎么样?”属评价层次。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作出评价,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个小山村的变化
新文化广场
假如我是一只雄鹰
难忘的一件事
国庆见闻
家乡新貌
我是一朵小雪花
蓝老师,我想对您说
可爱的我
茂盛的大榕树
爸爸,我想对您说
妈妈,我想对您说
高大的相思树
2006年的第一场雪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浅谈绘画表现手法在漫画表现中的运用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LTE网络大型场馆聚会型场景话务保障研究
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小说《烈药》中的行业文化及翻译赏析
浅谈武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的作用
那些被暴力控制的女人们
德沃夏克《诗意音画》曲式以及创作特点概述
基于邓小平关于党内和谐思想的探讨
eMBMS业务部署研究
激励方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声乐美声与民族唱法的相互融合研究
城市雕塑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匆匆(全课目标及第一课时设计)
鸟的天堂 3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1)
草船借箭 1
小学第十二册:为人民服务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3)
古诗两首 2
《少年闰土》第一时的教学
古诗两首 1
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2)
六年制小学毕业语文自测题
咏 梅 2
《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第十册小学语文教案(第二教时)
草船借箭3
草船借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