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6
掌握学生心理与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最大的苦恼莫过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了。我做班主任的体会是: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既当严师,又当伙伴。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把握学生过渡性心理
进入中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反映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但认识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因此,当我们遇到发生在学生中种种让成年人感到幼稚可笑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我班李某,学习特别差,歪门邪道不少。一天晚自习后,一个姑娘哭哭啼啼交来李某送她的“情书”,我先安慰她一会儿,并明确指出她的做法十分理智。放学了,我来到班里,不动声色,先找李某说要求他帮我打点水,打完后我们俩在办公室聊天,他很坦然,以诚相告。我告诉他那不是爱,仅仅是欣赏对方的某个优点而已,是羡慕!我又接着给他讲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信中有关爱情的一个故事,告诉他不仅有爱情,还要有忠诚、心灵的追念,人有思想、有理性、有责任,要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把情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我又给他打了个比喻,说爱情好像棵苹果树,时候未到,尽管枝头也挂满果实,但摘早了会涩、会酸,等成熟后才会是甜的、芳香的!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以后也没再打搅任何人,开始把心思花在学习上,期末还考了个及格呢,简直是破天荒了!
事后,我召开了“青春随想”班会,利用欢颂名人成才之路、诵读名言警句、诗朗诵等形式,让学生畅谈理想、畅谈青春,让孩子们的心灵也随之起航,从内心涌动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和激情,平安度过青春期!
二、把握学生的摇摆性心理
学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当成大人,他们敢想、敢说、敢作、敢为,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人生观,还都是个谜。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可塑性大,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稳的时期。因此,会常常看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我常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写便条。
我分成三批来写。第一批收到便条的是“差生”,因为我觉得他们最需要鼓励。有时,要写出他们的优点并不容易,但我仍认真地写。
结果是可喜的。许某不再是爱说大话的小家伙,而成了课堂讲座中受人欢迎的发言人。田芳也不再耷拉着脸,而是挺起胸口,因为她“漂亮的穿着和优美的举止给别的同学树立了好榜样”。
从那以后,我感到师生之间有了一种我未曾体验过的融洽与和谐。
三、把握学生的自尊心理
学生的又一个心理特点是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是否受人尊重、别人对它们的看法。我从处理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中总结了这样一条规律――攻心为上。如学生张某,爱吃零食,乱花钱,找各种借口向家长要钱,然后挥霍一空,甚至发展到了偷家长钱物的地步。为此家长多次批评甚至打骂他,但仍无效,最后求助于我。我如何跟他说呢?经过分析,我把握住该同学的一个特点:自尊心强,爱面子。于是,我在一个没有其他人的环境里,心平气和地和他谈及此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至他怦然心动,认识到自己错了。我在安慰他的同时,并保证不会向其他人说出此事。
此事过后,该同学再也没犯类似的错误。我想正是这种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谈话打动了他的心,避免了他在别人尤其是同学面前感到难堪。
四、把握学生的闭锁性心理
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必然也要引起情感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是不会流露的,即使为此引起情感上的波动,由于相应的意志力的发展,往往也能被控制而不表现出来。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于是学生心里的话有时不愿对长辈说,自己放东西的抽屉总爱加锁。针对学生心理闭锁性的特点,我就尽量和学生在一起,跟他们打扫卫生、开座谈会,业余时间和学生打乒乓球,还组织学生朗读比赛、做好人好事。每次,我都作为普通一员加入到学生中,绝非高高在上的班主任。这样做,自然我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和谐,成了学生的朋友。这也成为我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把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如今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时他们的自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此类学生,我的方法是打一打、揉一揉(软硬兼施)。对于学生的某些严重错误,如一名学生因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并殴打对方的事件,我的处理方式是当着全班同学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让他做出书面检查。这样做,既打击了该同学因娇生惯养而蓄积的嚣张气焰,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不过,事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又和该同学谈了心,交换了意见,安慰了他。我认为,这样做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不会疏远师生关系,正所谓“打一打,揉一揉”。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多方面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也远远不止于此,还需要我们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去总结,以寻求更好的教育措施,把学生培育成真正的有用之才。只要我们掌握了学生心理,就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人苦笑不得的拍卖会
- 山茶花
- 下陆战棋
- 大侦探飞飞破案记
- 记我家的“小魔王”
- 哦,那一晚......
- 闲话赤壁
- 斗鸡
- 一次有趣的冬泳
- 我的外婆
- “长橡皮筋”的大白蟹
- 春天在哪里
- “新政”第一天
- 美好的春天
- 着火啦!
- 臭参活性成分乙酸乙酯部分的分离
- 家―校―社区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研究
- 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 论《诗经》的精神线索
- 浅析韦庄词中的思乡情结
- 巧用历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 性别二态性线索下大学生的面孔偏好
- 关于独立学院困难生心理资助模式的思考
-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调查以及策略分析
- 常见回转面相贯线正投影画线仪的研制
- “动物”和“科学家”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 大学生创业:商业模式的成功还是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 卖油翁
- 卖油翁
- 望岳
- 《黄鹂》公开课教案
-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初一)
- 游山西村
- 为学
- 为学
- 宋定伯捉鬼
- 《纸船——寄母亲》教案
- 木兰诗
- 观沧海
- 《背影》教案
- 《哦,香雪
- 宋定伯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