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践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践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践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就是校园文化的追求。作为农村中心小学的我校――岑兜中心小学,真正落实了校长自身对教育深切的体悟和价值理念为立足点,汇聚师生的智慧,树立起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下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构建精神文化建设

1.民族精神常态化。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祖籍地,我校确立了以这一典型性人物为精神文化建设的基准,在校内绿化带正中央竖立了林则徐铜像,以敬仰民族英雄的精神来引领学校爱国文化。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校园环境人文化。在校园里,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应该是相得益彰,一个校园如果建筑错落有致,空间绿化井然有序,而各个“室”又散发浓郁的文化气息,那么在这里学习与工作的师生都会有“家”的感觉,所以筹建这个新校舍时,我们投入五十多万建绿化带,把绿化作为一个点,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绿化达8000平方米。各栋楼的命名也以爱校人士的姓名来命名,如“智淘楼”、“厚云楼”等。体育场塑胶跑道周围的布置也能凸显体育文化这一主旨。

3.班级布置个性化。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学校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每一个学年初就会大张旗鼓地开展“班容班貌”布置,要求各个班均有各个班的特色,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让每一个专栏发挥重要功能。

二、笃实行为文化建设

1.突出“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为了进一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围绕生活育德,近年来学校构建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常怀一份感激之情,真诚地努力地回报别人的付出,由此产生成长的动力,自由地成长。学校少先队充分结合节日,开展好月主题教育,让学生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每份爱、感激每件事。

2.关注教育细节,落实习惯养成。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为楷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小学德育及习惯教育,学校平时应通过各种细节去捕捉教育契机,提高实效性。因此学校开展了“我们身边的道德细节”征集活动,学校向全体老师及学生发出倡议,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道德细节需要我们共同遵守,然后在各班讨论选举的基础上评选出最有价值意义的细节教育的训练重点,定出《岑兜中心细节教育二十条》。让学生参与到细节制定中来,很有现实针对性,容易让学生接受。“接到别人递过来的东西,你说‘谢谢’了吗?”“见到老师时,你主动问好了吗?”“东西用完后,你放回原处了吗?”“上下楼梯,你都是靠右侧走吗?”……细节真的很细,细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教育行为同样也是一个个教育细节组成,任何教育行为,包括养成教育中所感情、所触动,都来源于教育的细节。

3.演绎课间文化,彰显学校特色。传统上对大课间的定义是一种体育锻炼和运动,是一种体育活动形式。而我校旨在将大课间活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文化,希望它既是课间活动的一种形式,又是学校文化构建、内涵发展的一部分;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形式之一,又是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整个大课间的设计构思,主要考虑课间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活动与学校特色结合,在学校大课间文化上做了大胆尝试。首先进一步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有趣、有序、有益中度过每个精彩的课间,同时也能降低课间“无序”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本学年我们将把课间活动进一步进行分类,分别为游戏类,如切西瓜、找朋友、钻山洞等;体育类,如跳长绳、快乐呼啦圈、拍球、跨步等;益智类,如围棋、象棋、跳跳棋等。其次,进一步进行课间活动区域划分,避免因活动区域交叉而造成的无序及混乱,从而优化了课间活动的质量。第三,自编韵律操。我校从传统单一的广播体操到自编韵律操,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学生乐在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阳光向上的精神。

三、优化物质文化建设

1.完善标准化的物质条件。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了如下设施设备:健康校园设施、平安校园硬件、数字校园设备、通用技术设施、其它必备功能室、场地等;并高分通过了绿色校园、文明校园、素质校、标准校等各类达标工作的验收。

2.充实特色性的物质条件。舞龙文化是岑兜村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在福清颇负盛名,所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也把“舞龙”这一民间艺术带进了校园。我们开辟了一间“中国龙”文化室,购进了两条“竹布龙”,并专门聘请校外专业舞龙辅导老师到学校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民间传统艺术的熏陶感染。同时,我们还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间“林则徐文史室”,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典型性人物的爱国主义教育。

3.提升熏染性的物质条件。学校开设了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无疑会熏陶师生心灵,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机会。今年,我校多方筹集20多万元资金,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个社团又分为好几个项目,由专门的老师负责,大大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今天,学校应走近师生、走近生活,大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设生动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最大化地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师生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看鲁迅
俺娘的手
风险解除了
童年歌谣
迷糊星星白天亮相
咱们班的“泼猴儿”
雨中师生情
参观“海战博物馆”有感
倚窗望夜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苦难身后是幸福
梦不会老的,会老的只是逐梦人的心
我们班的”大头”
思母
小鸭遇难记
时间花在哪里,都是看得见的
美国大学多媒体使用的启示
怎样把防盗门卖给土著人
日本艺伎风情史
一场人生,几场盛宴
朋友圈“圈不圈”老公
高校PHOTOSHOP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打给上司的“报告”
笨爸爸只为一个人勇敢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职场的松糕鞋定律
真夫妻,何惧卸妆?
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具体应用
解读动漫设计中CG插画的应用分析
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
语文课堂“三度”摭谈_语文论文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_语文论文
阅读学与中学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关于几个多音同义词的辨析_语文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_语文论文
小学阅读教学思维能力训练举隅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_语文论文
阅读短文及问题设计的命题依据和标准考试研究_语文论文
关于加大说、读、写训练量的建议_语文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_语文论文
造句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语文论文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_语文论文
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初探_语文论文
怎样指导学生作语文书头笔记_语文论文
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两点意见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