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电子媒体时代的到来,形成了图像化转向的文化形态。“图像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一方面阅读兴趣缺乏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功利化阅读、快餐化阅读现象普遍且明显。这就需要社会、学校以合理的手段、方式对大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关键词:图像时代 大学生 国学经典 阅读研究

“国学”,一般指的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

术,广纳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等。“国学经典”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精髓所在。古往今来,国学经典都承担着社会教化的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有必要通过深层次地阅读国学经典,树立和完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国学经典阅读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1 阅读兴趣缺乏有效引导

高职生在阅读国学经典典籍方面,表现出极强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绝大多数是中学阶段的阅读,并且阅读层次浅、窄。学生中学时期接触到的国学经典,属于国学的入门,故事性与文学性结合,可读性强,并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如果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能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并结合良好的引导,那么,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生思维的成熟以及对世界、人生的深入思考,更深更广地阅读国学经典,将会为大学生带来无可估量的收益。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自中学阶段以来对国学经典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满足应试和课程要求上。长期并且固定的文言文教学将学生束缚在对经典的句读、翻译以及语法上,枯燥的教学内容、死板的教学方式和极大的升学压力使得学生刚刚燃起的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被无情浇灭,于是,“课程、应试要求”成为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一个重要动因。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并没有得到长期并且有效的引导。当三分钟热度过去,留下的便只有试卷上生硬的文言文题目和作业里无味的文言句式模仿,国学经典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中华文化的精髓便只能幻化为空中楼阁,被膜拜、被敬仰,却不能被理解、传承、发扬。

2 功利化阅读普遍,阅读快餐化明显

课程和应试需要是促使高职生阅读国学经典的重要因素。对于阅读国学经典,学生们或是将其当作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或是作为获得技能以提高自己的手段和途径。在这个日益技术化、自动化、体制化的时代,对于一种文化,人们更多地强调其实用性和实效性,快餐化浪潮正在渐渐将国学经典求真、求善、求美的职能逐步削弱。大学生对于阅读国学经典的态度大多不端正,或是浅尝辄止,或是为了实现功利性的目的,并不能很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到一起。深藏于经典典籍背后的化外之境,意外之象被直接忽视,国学经典也就失去了那一份光辉神采。一些“艰深”的国学经典,更是因为难以读懂,不能即时运用,被广大学生或弃之如敝履,或束之于高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

3 娱乐化、图像化阅读广受青睐

在科技和信息高速膨胀发展的今天,图像日益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图像符号越来越多地取代文字符号,成为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载体。各种各样影视化、图像化的经典文学作品为国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大众媒介,更给读者带来了最直接的感官享受和视觉体验。因此,快捷的图像化阅读超越慢热的传统纸质文本阅读,成为高职生接受国学经典的首选。

4 解决国学经典阅读中问题的对策

4.1持续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兴趣

到了大学阶段,许多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便会放弃对国学经典的阅读,然后把中学阶段阅读过的经典也慢慢淡忘。国学经典并不是快餐小说,只读一遍两遍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深意,因此,国学经典需要一定的重读率。此外,大学生阅读深受舆论、教师的影响。如果学生群体中能够出现一个带头性的人物去带领广大同学深入了解、研究国学,这对于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来说,将会起到不可比拟的作用。为此,学校有关方面应为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和平台,如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月”、“国学常识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更多地影响、带动学生,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4.2避免功利化阅读

“国学”以其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智慧,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功。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与学习,我们也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作业,更不能将国学知识作为自己可供炫耀的资本。在快餐化的社会,大学生需要用国学经典去沉淀心灵,增加涵养。而不是一个应付式的任务和工作。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中,忘记速度最快的就是通过功利性读书所学到的知识。一旦应付完某种需要,它很快就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了。所以功利化阅读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来说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如果仅仅依靠功利性读书来获取知识,必将显现出它缺陷的一面,是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需求的,最终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要自觉摒弃对国学知识肤浅化娱乐化的感官追求,避免功利化的阅读,同时将阅读视为一种享受和一个求知的过程,我们要用国学经典去充实和提高自我,用中华传统文化去提升我们的生存境界和修为,在更高更广阔的空间里面求得身和心发展。

4.3客观对待“图像时代”,科学运用图像阅读

现今社会上出现的人们热衷于影像的现象,并不一定代表

着人们排斥文字,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图像时代”并非一无是处,也并非完美无缺,应该用客观的心态和思维去看待和评价“图像时代”。图像化的阅读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阅读的可能性和阅读模式,这对于文化的传播而言无疑是有好处的。如果一种文化只能依靠纸质文本来传播,那么这种文化的发展将会失去很多光彩。图像时代下多元的阅读和传播方式能够为国学经典注入新鲜的活力,犹如多媒体教学为沉闷的课堂带来更多乐趣一样。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像化的阅读方式,由浅而深,有层次地接受和阅读国学经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此,在观看与国学经典有关的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从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中,我们可以找出导演、编剧的“一家之言”,通过评论和吸收别人的观点来充实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天上又添一颗“星”
我的翅膀
我的“玫瑰花”
给2008北京奥委会的一封信
迷惘的我
虎王的民主
直面失败
把爱撒向大地
忘忧草的祝福
一封给妈妈的信?
妈妈——我心中的雨点
“朝三暮四”的小伙伴
放开金锁走蛟龙
简析继承公证的风险论文
数学要注重长远和长效论文
浅谈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论文
浅谈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论文
简析当前政府怎么完善依法行政论文
浅谈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论文
简论植物新品种的国际法论文
一种新的学习类型论文
浅谈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论文
浅谈社会宪政论文
浅谈历史精神与宪法论文严复《政治讲义》论析
试论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权的保护论文
浅析英国济贫法演变史论文
浅谈人民主权原则在越南宪法论文
浅论民事独任制的扩张论文
《提醒幸福》李镇西执教
《长亭送别》的改写练习
《雁》钱梦龙执教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相反相成 辩证统一 故事引发的思考[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片断
《狼》胡明道执教初一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网络背景下的写作训练设计(第3例)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敢于怀疑 勇于探索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四) ]
读《伊索寓言》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