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4
提高课堂教学灵活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科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生命力,不得不承认,新课改和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收获。如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方式选择得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教师引导下迸射出闪耀的光芒,给课堂创造精彩,这些是我们新课程实践者需要深思的。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为例,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多样性,旨在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辨证教学思想提供相关的实践资料。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灵活性
《蚯蚓的选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将通过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第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入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纸盒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等都一样。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的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蚯蚓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我在上这堂课时却发生了意外,当我按照提出问题→猜测→实验计划→做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完成第一个环节后,大家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当我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全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并且很快分化成为两种观点,我准备接着课继续往下讲时,同学们集体呼吁要进行辩论赛,我想想欣然同意了。两分钟之后,黑板上出现了正方(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反方(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的字样,待主持人、记分人、正、反方五位辩手、主持人全部到位后,我悄悄的退到教室后面坐在学生的位置上,期待这场精彩的辩论赛。
正方一号发言“我方一致认为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因为我们很容易在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找到蚯蚓,而这些地方相对来说比较潮湿。”反方一号发言“我方不同意你们的观点,你们说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那为什么下雨时,蚯蚓要爬出土壤到地面上来呢?土壤不是更加湿润吗?所以我方认为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台下一片掌声,我也跟着同学们一起喝彩!
正方二号接着说“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因为土壤外面比较干燥,而土壤里面比较湿润,如果我们将蚯蚓放在土壤的表面上,蚯蚓很快就会钻到土壤里面去,所以我方认为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又是一阵掌声
反方二号“我反驳你的观点,你这个实验只能说明蚯蚓喜欢黑暗而不喜欢光亮的环境。”
此时,台下的同学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积极的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主持人问我“戴老师,台下的同学可以发言吗?”我说“当然可以,老师也可以参与发言!”这场辩论赛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同意正方的观点,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我反对正方的观点,那请你们解释为什么下雨的时候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
“那是因为水太多了,蚯蚓可能会被淹死。”
突然正方一位辩手说“真正的科学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的环境?”
我心里面暗自庆幸,好家伙,终于想到做实验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议论开了。
“我们可以用老师发的装蚯蚓的盒子,以中间为界限,一边放干燥的土,一边放湿润的土,然后把5条蚯蚓放在中间,看它们往哪边爬,然后多做几次,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反方辩手不甘示弱道“你们还没有解释蚯蚓下雨时为什么要钻出地面?”
这个时候,我举起了手,主持人礼貌的说“请戴老师发言。”我说“因为它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主要是通过湿润的表皮来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生活时需要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它对氨、烟气等特别敏感,当氨的量超过百万分之十七时,就会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虽然潮湿的地方是蚯蚓最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下雨时显然由于地表水下渗,造成土壤表面板结化程度较晴天要高,土壤的透气性能突然下降,所以它们需要爬出来呼吸。这个答案,你们满意吗?”
台下又是一片激烈的掌声!
我接着说“要想知道结果,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实验!”台下同学齐声回答。
“那我们就开始实验吧!”
这个教学法片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因为这个片断是自我感觉处理得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最终又回到了实验教学,如果我刻意压制课堂,阻止辩论赛的进行,不会出现如此鲜活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动性也不会得到体现。我们应该把课堂更多的“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全力发展自己的课堂机智。我更希望把学习和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是生动活泼、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更应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总之,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大胆地开放时间、空间、过程等,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自然的课堂,也只有这样,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学细节应视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定,从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出发,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流程,使课堂不断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在生生、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变革学习方式,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辨证教学思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友谊攻略
- 这里的风景最美
- 我的发现
- 我所爱,我生活
- 我给弟弟讲故事
- 我的水彩笔军团
- 我拿什么来爱你
- 橙汁带鱼
- 我的天空疾走的乌云
- 浸润书香,成长无限
- 爱慕一枝花
- 海湾
- 因音乐这样孤独着
- 春天来了吗
- 天气遥控器
- 甜苹果最易受鸟啄
- 我们的语言是银行存款
- 上帝规则与魔鬼规则
- 公园里的莎士比亚
- 浅谈如何提高沥青路面压实质量
- 当乌鸦遇见爱
- 基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带67本书去隐居
- 《星球大战》里的经典武器
- 动物储存食物有妙招
- 想读哈佛大学,先进哈佛书店
- 三棵树的梦想
- 《西游记》的科研价值
- 打动维珍总裁的妇女
- 追根究底的快乐
- 让语文学习充满乐趣_语文论文
- 自己的路自己走_语文论文
- 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三法_语文论文
- 关于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语文论文
-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_语文论文
- 探索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_语文论文
- 语文教育个性化_语文论文
- 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_语文论文
-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_语文论文
- 浅谈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_语文论文
- 指导阅读教学中的读书方法_语文论文
- 探“导”一得_语文论文
- 掌握汉字构字规律,学会快速识字方法_语文论文
- 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