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4
职业学校基础科教师企业调研感悟
【摘 要】作为基础科的一名教师,参与了多年的企业调研,采取了实地参观、集体座谈、个别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谈谈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企业;领导;学生;教师
多年以来我们基础科的教师,一直坚持到各企业进行调研实习。在调研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实地参观、集体座谈、个别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各部门的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管理制度、晋升通道等具体内容;明确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考核细则、企业文化等;使每个教师明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及学生就业方向,同时提高本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上能更好的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的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独挡一面。
一、 与企业中职毕业生座谈――工学结合能提高学生的素养
召开了多年毕业的中职毕业生座谈会。这十多个中职毕业生谈得最多的是企业的管理制度。
1.学生一致认为:“不能迟到、早退、旷工,不能乱扔东西、不能穿拖鞋,这些制度看似简单,在学校有时做不到,而在公司不得不做到,原因是公司要罚款甚至开除”。
2.学生一致认为:“工作太辛苦,晚上有时加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因为公司是按计件支付报酬,每天要求完成最低工作量,有时没有完成,就不得不加班。
3.学生多数认为:“师傅教得太快,我们只知道按部就班跟着师傅做,不知其所以然,另外各个零件的名称教完就基本上忘完”。
4.学生多数认为:“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好机会”。现在晋升,很多都要通过企业的考试。
二、 与公司领导座谈――目前这些公司普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急需部分中职学生,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是:综合素质好。
1.领导普遍说:学生吃苦耐劳方面较差,流失率高,留下来的学生不到60%。一些学生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因此老师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精神当作首要任务来做。要不断灌输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勤劳致富的思想。要教导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遵守纪律,遵守时间,遵守规章制度。培养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树立刻苦钻研精神、在社会上和企业里要有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公司需要“既可沉得下去,又可浮得起来的人”。意思就是中职学生来到公司后,如果该学生不仅在车间完全可以胜任工作,而且综合素质好,即很有想法、反映敏捷、易于配合,同时工作中能“三受”的人(受得累、受得亏、受得气)。那么公司就会对这样的人进行培养锻炼,提拔成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3.公司需要忠诚的人。“忠诚”并不是跟领导搞好关系,也不是惟命是从,而是“你是不是真心地在为企业着想”,这个“着想”不仅是体现在要给企业出多么好的主意,为企业做多么大的业绩,也可以体现在每一件小事当中。
4.公司需要敬业的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做公司越来越难,公司的每个员工是否敬业,决定了这个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对待工作任务的及时性,完成工作的认真程度,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敬业精神。
三、感悟
1.完整的教育应当是:人格教育、知识教育和性情教育的综合性教育。很多人都认为,教育就是传授。事实上,教育虽然离不开传授,但传授并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正本质在于“开发”。其实,我们给学生的永远只是“一粒种子”,是学生自己将这颗种子变成一片森林的。这些似乎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没多大的关系,而关键取决于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比如自制力、踏实、恒心、勤奋、刻苦、毅力、自我确认、自我约束、自我调适、忍耐性、顽强性、挫折承受力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压力也要愈来愈大。我们老师必须具备真正职业教育能力,使学生学会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的强化自己,作职业生活的强者。
3.企业与学校不同。企业对待学生是按制度办事,是学生来适应企业,适应领导,而不是企业适应学生,领导来适应学生。而学校对待学生更多的是反复教育,不涉及学生利益。
4.企业更注重人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爱岗敬业教育,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诚实守信,从基层做起。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5.企业在工业校招聘的学生,主要是一线工人,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系,因为,任何新员工到企业之后,都要进行短期培训,一般培训后都能胜任。
7.公司的竞争公平公正。公司开展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员工自学、送外深造、国际合作等各种方式,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和深造,让员工学习前沿的管理、技术知识,公司每年都会进行内部职称的评审工作,以保证优秀员工有更多的晋升和加薪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树立一个好的目标,然后培养学生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8.该公司每年都要通过考试(笔试、口试、操作、面试、演讲等)的方式选拔人才。在晋升中,淡化学历,看重综合素质,如职业素养、职业技术、操作技能等。考核采取量化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上,更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9.该公司的管理工作处处体现程序化、系统化、制度化、计划化、指标化、标准化。我们在班主任的工作管理及教学课堂上都可借签,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按规矩办。
10. 依托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基础科教师,重点承担了学生的基本的素养教育和文化教育,在教学上,要重视素养、教学的有机统一,变单纯的卷面考核为多元的素养考核,联系企业、联系社会,增加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论述题和小论文,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到学以致用。
总之企业调研开阔教师眼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积累实践经验,成为真正的双师型的教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少年英雄周启杰
- 让我感到的一只蝴蝶
- 我们知道
- 江河在呼唤
- 老爸“陈半仙”
- 假如我是设计师
- 江河在呼唤
- 珍珠奶茶真好喝
- 我是晕车族
- 我的渴望,我的生活
- 一位慈祥的奶奶
- 饭盒
- 你先来
- 怀想天空
- 看电视风波
- 论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
- 法史学之农民起义问题的视角
- 法史学抢险救灾法解决途径
- 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
- 紫禁城的消防史
-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述评
- 克虏伯VS克虏伯
- 当前我国权力监督的困境:党政权力“吸纳”监督权お
- 法史学论文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结构性视角:区域安全风险的协同治理探讨
- “指尖政府”:特大城市移动服务微治理研究
- 法史学论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行为特征分析
- 城市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
- 探讨口述史在法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 从法史学的视角了解“潜规则”
- 幼时记趣
-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
- 《伐子》教学实录
- 伟人的细胞
- 七颗钻石
-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实录
- 《夏天也是好天气》教学实录
- 废园外(第一课时)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我的呼吁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 胡同文化
- 集体研究式教学——《药》教学实录
- 《染血的汉碑》教学实录
-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