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8
文本研读的三个层面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少教多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要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教师就要通过课堂教学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课堂训练让它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掌握了自己能读会读的本领,老师才能达到少教甚至“不需要教”的境地,这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个文本,而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满足于单个文本的泛泛讲解,而应该教给学生文本研读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研读鉴赏。语文学习,无论是单个文本的教学还是主题单元教学,都离不开对具体文本的研读。具体文本的研读鉴赏有没有普适的思路方法呢?近年来,我探讨的“三层面文本研读法”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鉴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我以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用文《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对这种方法作些介绍。
第一个层面:文本写了什么?
这个层面属于认读层级,即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获得文本最浅层的意义:文本写了什么?认读能力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能力,这个层面上的阅读,要求学生养成勾画出生僻或重点字词的习惯。当然,对高中学生来说,这远不是主要的,高中学生在这个阅读层面上最应该掌握的技能是速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迅速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教师要教给学生速读的方法,并通过阅读教学形成学生的习惯。拿到一个文本,首先要悬想一下:文本写的是什么?写了这种事物的什么特点?然后带着这些问题速读文本。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看到题目就应该想:文章写的是谁的坟墓?这个坟墓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是世间最美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用两三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找出答案:文章写的是托尔斯泰的坟墓,这个坟墓的特点是朴素,作者之所以称它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就完成了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第二个层面,文本是怎么写的?
第一个层面解决了“写了什么”的问题,进一层就要研究文本是怎样写的,包括内容、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点等。要让学生养成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文本分析解答的习惯。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在经过第一个层面的阅读之后,要进一步探究:课文是怎样来表现托尔斯泰墓“朴素”这一特点的?带着这个问题用分析的眼光再去读课文:课文第一段第一句话是:“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是总述,接下去是对坟墓的描述。第二段是集中写托尔斯泰坟墓的特点的,应搞清楚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首先直接描写了墓地的简朴,再写托尔斯泰墓给游客心灵的震撼和深刻感受,最后又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三位名人的墓和托尔斯泰的墓形成对比、衬托。搞清了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就理清了课文的思路,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层次。
第三个层面: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个层面的阅读是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评价鉴赏,要求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它是在研究文本“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两个层面的基础上研究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如《世间最美的坟墓》第二段描写墓地简朴的一段文字: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里为什么要连用几个“没有……”?原来作者是在暗暗地拿托尔斯泰墓同其他伟人墓作对比,从而突出托尔斯泰墓“朴素”却能使人产生敬意这一特点。再如这一段中的景物描写:“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为什么要加上这么一段景物描写,而且是这样一段带有暖柔色调的景物描写?研读课文,揣摩文章的立意,不难领悟作者安排这样一段景物的匠心:首先,它以动衬静,用风响来反衬墓地的宁静;其次,它是用自然景物来突出墓地的朴素;其三,它能为托尔斯泰墓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这种阅读实际上已经是鉴赏性阅读了。这个层面上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涵泳、质疑、探究的习惯,教给学生方法并通过阅读教学形成学生的技能。
当然,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不能机械地把三个层面割裂开来,特别是第二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联系尤为密切,多数情况下是交叉同步进行的,应灵活运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宁宁
- 过年
- “迪士尼”,我来了
- 春天来了
- 我的发现
- 救小鸟
- “周游世界”
- 艾伦英语,我的亲密伙伴
- 堆雪人
- 小山羊的歌声
- 过春节
- 有趣的长颈鹿
- 冬天的雪
- 银杏叶
- 看可爱的海豚表演
-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
- 探讨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微课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作用
- 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
-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方式探析
- 地理教学中尝试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运用
- 小议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追求简约而高效的科学课堂
-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让语文课堂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 可操作的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研究
- 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 谈物理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途径
- 16、“闪光的金子”
- 28*毛主席在花山教案二教学反思
- 习作例文 有趣的猜谜活动 教学反思
- 变成什么好
- 日月潭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8*毛主席在花山教案四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活动课教案
- 28*毛主席在花山教案三教学反思
- 丑小鸭
- 28*毛主席在花山练习一教学反思
- 28*毛主席在花山教案一教学反思
- 毛主席在花山相关知识教学反思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七教学反思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