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卷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把标尺

试卷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把标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5

试卷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把标尺

题记:拾笔回顾反思入闱之际,暂时把循规蹈矩的教学日子打包,开始走一段陌生的路,稚嫩的脚步记下了我入闱后的点点滴滴,形成了一幅新的“清明上河图”,我把它们剪切、复制、粘贴、删除、重组,再进行精心的雕琢。

“试卷”是一件作品,是一个命制题小组共同智慧的结晶。命题小组“要确保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度”字,涵盖了试卷的所有内容,如标尺把教师定格在了试卷上。

一、试卷的四“度”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标尺

(一)试卷的方向性。

1.依据《课标》

若要把握试题的方向, 必须首先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若想通过一时的研读就能透彻地理解其内涵,是很困难的,这需要一种能将理论知识与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整合,形成自己对《课标》个性化理解的能力。研究得越透彻,经验越丰富,把握的尺度就会越好。所以《课标》的指导作用和平时教学的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过去虽知《课标》有用,但不是非常重视,通过这次命题得知,试卷的“功能”及“话题”均依据《课标》,这是今后教学的总方向,不可偏移。

2.依据教材

一位优秀的教师是把教材作为工具而不是为了教材而教教材,所以死抠书本、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只是把学生培养成了移动的书柜,没有变通和应用能力的人,何谈素质?把教材进行筛选、增补、提取、重组是教师今后教学工作合理灵活使用教材的关键。因为在试卷中就是把知识点提取出来,把它们重新放入新的语境中,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是把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来检测的。

3.依据试卷(近三年)

当依据《课标》、教材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后,要认真研读近三年的试卷,列出《双向细目表》,已考内容在本次命题中绝对不能出现,把它们从大脑的“知识网”中删除,把剩下的知识点再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为新生试卷的“双向细目表”打好基础。

试卷的“双项细目表”不能忽视,考查内容在整个试卷中没有语言点的重复,没有前后的语言暗示,这就要求做到精细。就英语学科而言,“功能”是通过“话题”来进行检测的,所以整个试卷的话题选择很重要,要关注现实,感悟生活,并善于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聚焦热点,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学科特点。考查的知识点也要罗列具体,一目了然。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这三个“依据”,如“七星北斗”,给试卷的方向定了位。

(二)试卷的准确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依据《课标》,英语的口语考查要在试卷中体现出来,所以口语情景设置就成了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中国学生,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学生,对异域文化以及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了解甚少,但是试卷要遵循其原创性和语言的原汁原味性,这就需要命题人员慎之又慎。

如:“Not at all!”与“You’re welcome.”均可回答“Thank you !”,根据说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使用哪一个更好,这就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一种考查!在语境中“Grandma must be happy.”还是“Grandma will be happy.”“I’m finished.”“还是I’ve finished.”这也需要命题教师具有宽泛的英语文化基础。同时还要杜绝出现偏题、 怪题、似是而非和死记硬背作答的试题。这也是对教师知识技能的一个考查。

二、试卷的四“度”是教师知识广度的标尺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进行交际的工具。它是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地理和科技知识、时事或生活场景来进行考查的,这就需要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坚实的母语基础和语言文化积淀,才能在试卷的高度、深度以及语言的逻辑缜密程度上有所显现。每每在使用时,方恨知识的匮乏,所以多看书学习,尤其是边缘学科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多多涉猎,做到常学常新。

三、试卷的四“度”是教师思想水平的标尺

(一)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

“精准”,这是命题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双向细目表”的准度、宽度一定要认真审查,提出更改建议时,理由要充分。试题母卷初稿出来后,要以“四度”为标准,对照“双向细目表”核对,当发现“功能”、“话题”与“双向细目表”不一致时,个人建议要以中肯的语言提出,以便对方接受。三稿出来之后,命题组和审题组成员会合,还要进行五次的认真打磨和校对。试题内容确定后,逐词逐句进行认真审核,从标点到题号,从单词拼写到段落设置,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通过朗读的方式核对,连一个逗点都不放过。电脑显示的上稿次数也许是八次,而实际操作中要大大超过这个数字,每人的过稿率至少五十次,才确保了最后上版试卷的万无一失。

(二)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是很重要的。每组四人,最好来自四个地区,能代表不同地区的教学特色。不同年龄段人员的分配应合理。以我组为例,我组四人,来自三个地区不同的学校,彼此不认识。两位教师年龄在三十七、八岁,正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一位四十多岁的教师曾留学美国一年,具有异域文化体验的经历,一位具有二十七年教龄的老教师,应该是最佳组合,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每个成员充分挖掘潜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打击、不排斥,精益求精,绝不得过且过,大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当观点发生奇异时,我们遵守“三从四得”的原则,只有把其他三人有理有据地被说服之后,才能得出决定,更改或更换试题。各位成员把任务于己任,主动担当,团结合作。

主动与被动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最好标尺,每个人若多为他人着想,主动承担,原本繁杂的工作也会变得简单。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才是确保试题万无一失的重要前提。

一份优秀的试卷,是对一个命题小组综合能力的检测,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望着万家灯火
我望着万家灯火
望星空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望星空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望星空
我想飞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团结互助
望星空
建筑企业创精品工程的六个要诀
新建植草坪不容忽视的4个问题
浅谈监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作用
全面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与科学
树木列植施工四步曲
聚氨酯板材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圆明园的信仰口诀
建筑工程项目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优秀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
景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区别
国外水域空间规划的理论
黑白分明的徽州宅院
见缝插绿和景观建筑
墙面绿化是未来绿化的一个新趋势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难点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随堂练习 巩固篇
《自然之道》范文习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作品介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范文习作
《自然之道》训练素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老师语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训练素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四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相关故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随堂练习 提高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