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射击成绩。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由于竞技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射击运动员要在比赛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运动员的自我调控能力直接影响竞技成绩。如何训练和培养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选择合理训练方式,保持最佳生理状态;适时鼓励和表扬,树立运动员自信心;模拟比赛场景,提高适应比赛的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提高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和比赛成绩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射击运动注重动静结合、稳中求准,虽然对运动员的体力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心理波动都可能会导致比赛成绩出现天壤之别。因此,加强对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射击成绩非常重要。心理素质的训练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采取适当的手段,根据运动员的类型、运动项目的影响,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施加影响,让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在比赛中超长发挥。
1.选择合理训练方式,保持最佳生理状态
相较于其他身体对抗较为激烈的运动,射击运动对运动员的体力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射击运动员仍然需要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这是进行有效心理调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射击教练员需要选择合理科学的训练方式,注重调节射击运动员的生理状态。
首先,教练员需要依据运动员身体条件和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尤其是运动员上肢与手指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射击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在比赛的过程中使身体各个环节处于最佳状态,保持射击的精准度。
其次,教练员需要为射击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呼吸训练计划,尤其是注重提高运动员的肺活量。这既可以帮助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掌握合理的呼吸节奏,使其心理处于张弛有度的状态,又有利于使射击运动员可以全神贯注于比赛过程,不受到气息不足或者不匀的不利影响。
最后,教练员需要制定全面均衡的饮食计划,依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既要保证射击运动员有足够的能量支持,又要保证射击运动员不会因身体问题而影响比赛成绩。
2.适时鼓励和表扬,树立运动员自信心
自信心是射击运动员可以取的好成绩的最关键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运动员出现超水平的发挥。虽然自信心和射击运动员的先天性格有很大关系,但是后天训练对于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也不可或缺。因此,射击教练员在训练中需要适时对运动员进行鼓励和表扬,以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
一方面,教练员需要依据运动员的射击训练成果,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运动员坚持和肯定自己的努力,相信自己的付出终会有所回报。在射击运动员表现起伏不定的时候,教练员不要对其采取冷嘲热讽或者严厉批评的态度,而是帮助运动员积极寻找原因,鼓励运动员克服困难,不要对自己能力产生动摇和怀疑,要勇于超越自己和挑战自己。
另一方面,教练员需要依据射击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在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时,教练员要及时提醒其不可骄傲自满,要沉下心来取得更大的进步,努力实现自我突破;在运动员处于低谷时,教练员要耐心细致,鼓励运动员要看到训练中积极的一面,帮助其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使运动员尽快渡过低潮期。射击教练员采取这样宽严相济的训练方式,既可以使运动员不会因自信心膨胀而出现昙花一现的情况,又不会使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止步不前,长期陷入低迷的漩涡。
3.模拟比赛场景,提高适应比赛的能力
对射击运动员而言,虽然训练和比赛的过程基本一样,但是在细微之处仍然略有差别,而这些差别可能会给射击运动员的射击成绩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比赛时的现场氛围、比赛时的环境因素和比赛时的心理准备等。因此,为了保证在比赛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射击教练员需要在训练中模拟比赛的场景,让运动员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提高射击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保持在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
例如射击教练员可以要求运动员在进行空枪练习时,养成口头预报射击方向与环数的习惯,或者在实弹练习结束后,及时总结实弹训练中自己的心态变化和技术动作要领等,在使运动员形成空枪与实弹一致感觉的同时,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又如射击教练员可以在训练中设置与比赛一样的场景,安排群众在训练现场参观训练,并按照比赛的流程和标准,选择比赛用的器械进行训练,从而营造近似比赛的氛围,让运动员适应比赛环境可能带来的干扰;再如教练员可以按照比赛的标准和形式,在队内安排同样的比赛,进行详细的成绩记录,对于比赛的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责令比赛的落后者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将其作为以后选拔参加重大比赛的参考依据。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危机意识,调动运动员在训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让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接受比赛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4.结束语
总之,射击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任何细微的心理波动都会对射击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培养设计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射击教练员只有在训练中选择合理训练方式,树立运动员的自信心,为运动员模拟比赛的场景,才能切实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心理在比赛中保持稳定,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水平和能力,最终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2]焦怡.射击运动员比赛期的自我心理调控分析[D].河南大学,2012
[4]甄h.优秀射击运动员瞄准技术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D].北京体育大学,2011
[6]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中的故乡
- 欢乐的婚礼
- 冬天
- 游赤城湖
- 我最爱打爸爸的屁股
- 难忘的花博会
- “梦幻花园”电脑
- 父与子
- 我好烦
- 地球妈妈哭了
-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 瞧,我们这一班
- 有趣的小实验
- 美丽的千丈幽谷
- 读《生命的舞者》有感
- 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策略研究
- 关于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使用的探索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 将有氧舞蹈引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可行性
- 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改进对策研究
- 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实践分析
- 新教育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 我的教学反思
- 小班化背景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初探
- 高考书面表达应试技巧
- 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 化学解题中假设的方法与技巧
- 细节提升品质 合作提高效率
- 教书育人 以人为本
- 体 育 课 教 学 常 规
- 口语交际《传话游戏》
- 《爷爷和小树》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及教案设计
- 影子
- 我多想去看看
- 一去二三里
- 创新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 三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 语文园地一
- 比尾巴
- 爷爷和小树
- 雪孩子
- 王二小
- 13.古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