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故事,让幼儿飞起来

故事,让幼儿飞起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3

故事,让幼儿飞起来

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故事就是在生动的“人物”之间,生发奇妙的“事件”,经过精彩的“发展”,形成理性的“结果”。所以,用故事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是极富感染力的形式。它可以让幼儿带着求知的渴望,带着对世界的惊奇,带着数不清的疑问,初步领会生活的奥妙,帮助他们建立最初的“好坏”“美丑”“善恶”等道德观念,在人生的起点上飞起来。

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在运用故事感化孩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整理如下,与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共享。

一、选择故事的重要性

故事的种类很多,有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名人伟人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幼儿生活故事等。但并不是所有故事都适合孩子听,要有所选择。

1.要考虑教育意义。幼儿处于心智启蒙发展时期,他们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很有限,语言表达能力正在形成,故事是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载体,能为幼儿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提高听说能力。所以,我们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幼儿语言素养、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兴趣的故事。这就要求选取的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内容简短易懂,贴近生活。比如,幼儿听了故事《小狐狸找工作》后,心态自然会发生改变,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有始有终。听了故事《猴子捞月亮》后,会明白遇到事情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盲目行动……小朋友们听得故事多了,思维开阔了,有时孩子犯了毛病,只要老师用故事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警示,他们就会马上收敛。

2.要考虑年龄特点。给三四岁的孩子讲故事,要选择那些主题鲜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比如:两只小羊在独木桥上相遇,耍起小脾气互不相让,导致掉到水里这则故事,告诉幼儿要学会谦让,否则容易酿成事故。五六岁的幼儿理解能力相对高了点,给他们讲故事,要选择情节相对复杂,不仅有助于拓展孩子视野,还能激发探究欲望的故事。比如《老鼠嫁女》,故事一波三折,不仅让幼儿感觉经过很有趣,还有助于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怎样把故事讲生动

幼儿的认识是感性的,讲故事时要尽量借助某些介质,帮助理解故事情节,使故事更受欢迎。

1.讲故事时语言要生动形象,体现出不同的角色、语气、语调,要善于运用拟声词。比如,小猫的叫声是温柔的“喵――喵――”,老虎的吼声则十分粗犷凶狠。要扩充故事中角色的对白,使故事显得更真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可以用特殊的语言。比如,神秘地导入,能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力。

2.老师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等神态和肢体语言,增强故事的感染性。比如,用一只手做手枪状、用两只手表演兔子等。手势可以从视觉角度增加动态,使角色“活”起来。表情和眼神则能准确表现角色的心理、情感变化,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可以借助图画、头饰来帮助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在阅读故事漫画时,要引导孩子细心而且有顺序地观察。比如绘本故事《小熊裁缝》,为了体现小熊帮大象做衣服不容易,在主题画面背后一直出现着日历,小朋友可以根据日期延续,计算小熊做这件衣服花了多长时间。

4.适当的停顿。当发现幼儿听讲注意力分散时,可以用停顿把走思的孩子重新拉回故事中。有些故事讲述到关键处,可暂停讲述,适当进行联想。教师还可以在要紧处作短暂停顿,并用疑问的眼光扫视孩子:“大家猜一猜,接下来会怎样呢?”让幼儿简短地议一议,接着再讲,效果会更好。

5.让孩子走进故事中。幼儿阶段的小朋友,有时想象与真实情况不能分清界限,教师要抓住小朋友这种思维特点,让孩子融入故事中。比如,孩子们听到大灰狼就要追上小花鹿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喊:“小花鹿快跑!小花鹿快跑!”这个时候孩子们情绪已经完全与故事融为一体。或者老师讲到角色的一个动作,反复重复这个动作的时候,幼儿会模仿老师做起来,好像他们变成了故事中的角色。

6.用多种形式讲故事。比如利用视频播放故事,可以创设更逼真的情境,同时发挥视觉、听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孩子在看屏幕听故事的过程中,提高注意力。在讲故事时,要尽量运用幼儿学过的词汇。

7.在听故事中识字。将汉字依托图画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教师边讲故事边有目的地教幼儿识字。故事讲完了,图画也看完了,此时教师再把图画中蕴含着的字清清楚楚写出来读一读,复述故事时再认一认,这样不但不影响听故事,还能轻轻松松地完成识字任务,有利于培养识字兴趣。

三、故事的妙用

1.讲故事能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丰富的文字在孩子眼里是非常神秘的符号,可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认读字音记住字形更是这样。在孩子对故事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老师可因势利导:认识不了字,学不会词,就读不明白故事……经这样的循循善诱,孩子对学习文字充满了信心。

2.听故事讲故事能发展语言技能。每当老师深情并茂地讲述一个个趣味十足的故事时,幼儿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听得聚精会神。不难想象,此时此刻孩子的倾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大多数孩子还要把记住的故事“鹦鹉学舌”般讲给家人听,无意中锻炼了口语表达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故事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其他教学目标。任何故事都是由词汇、句子这些最基础的语言单位串缀而成的篇章情节。讲故事既有神态、肢体、手势等表情,也有语音、节奏、语调等语言要素。由于故事蕴涵着曲折的情节变化,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等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渗透其他学习任务。比如,简单的数学题、科学题、品德题、日常行为规范等,做到寓教于故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贵在尊重
己之所欲,请施于人
人真的能战胜一切吗?
棍棒下的孩子们
“饿”字论
毕业前的磋叹
论爱情
论美
我的未来不是梦
诸葛亮是聪明人吗?
从小事做起
笑对人生
电视是一把双刃剑
最美丽的语言
贪官,摧毁国家的头号“原子弹”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初中语文课堂当充分体现教学智慧
初中英语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及思考
库尔贝和他的现实主义艺术
加强职专生语言能力训练之我见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通用技术课堂教育体验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
中学阶段字词教学方法艺术谈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措施分析
拒绝随意使用,守住语言规范
词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优势分析
论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
浅谈汉代儒学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案
12*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一(附后记)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12*大自然的启示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蝙蝠和雷达说课设计教学反思教学
11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12*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12*大自然的启示精品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11蝙蝠和雷达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教学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