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4
学分转换:实施框架构建
学分转换是在实践层面促进学习者在各级各类教育间有效流动,构建学习者终身学习平台的基本制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学习者学历不断提升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成长路径,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必须着手构建以促进学习者便捷转学和灵活流动为目标的教育机构间的学分互认和转换制度。
具体来说,美国学分转换的政策和制度框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关键节点:联邦政府教育法律体系规定出学分转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通过直接给学生以奖学金或助学贷款的形式对学习者个体的教育水平提升给予支持或激励。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作为具体和实际的教育管理者,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促进院校间学分转换互认的制度体系,具体有:促进整个州范围内教育机构学分衔接互认的政策框架,规定通识教育课程全州院校间互认,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机构间相关专业课程互认对等的课程编码体系和共同课业要求。在上述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包括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在内的各种高等教育机构,从提高学校吸引力和知名度,以及开拓生源等角度,以开放的视野,加强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衔接协议或合作办学的方式,实现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此外,为促进学生学分的高效转换,美国从联邦到州和学校都设立了一系列的学分转换宣传服务平台和咨询机构。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在学分转换体系的发展和实践中,有三个关键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国家的政策指导和支持;二是学生学分转换的积极性;三是教育机构的办学思路和视野,特别是促进和接受学生学分转换的意愿程度。就我国情况而言,目前我国在第一和第三个因素上有所欠缺,特别是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思路仍然比较传统,尤其是很多办学层次较高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愿意接收其他教育机构的转学学生,还有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很多教育机构没有完全推行以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标准的学分制。
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为推进学分转换制度的实行,一是从高中阶段教育开始,全面推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分制,并试行以学分为基础的学生学分档案或成绩记录单制度,这是全面建立学分转换制度的基础。二是制定全国范围的学分转换政策,规定出学分转换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各省根据省域教育发展情况,制定出引导不同类型学校学分转换的实施意见和学分认证标准体系。三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从更加广阔的办学视角出发,积极与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建立学分转换互认的合作协议,将学分转换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远远的,一个童话
- 运动场上的他
- 小镇的狐狸
- 珍爱生命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我学会了刺绣
- 襄儿
- 难忘中秋
- 画好每一朵花
- 我的妹妹
- 我活着,我快乐
- 沙漏,漏掉了童年,积成了童心
- 堂弟,一个小孩
- 在雨夜打伞的星星
- 河边漫步
-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论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 构建高校审美教育的新格局
- 浅谈分镜头脚本在故事漫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 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 民办高校的党建问题及其对策
- 教师心理健康与休闲治疗研究
- 关于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_语文论文
-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_语文论文
- 紧扣课堂环节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狐狸与乌鸦》教学一得_语文论文
-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_语文论文
-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_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微_语文论文
-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
-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
-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 中学语文教改带来的反思_语文论文
- 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_语文论文
-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