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骊山美景与女娲补天的传说

骊山美景与女娲补天的传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7

骊山美景与女娲补天的传说

陕西省西安市东约三十公里处临潼县境内,有一座幽邃秀美的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骊山。骊,指纯青色美丽的马。骊山青松翠柏,郁郁苍苍,远远望去,宛若一匹凝神远眺、安详而卧的青色骏马,非常美丽动人,骊山也因此而得名。

早在三千多年前,骊山就以其林壑幽雅、风景绮丽成为历代帝王后妃们建立离宫别馆、游玩享乐的地方。西周的周幽王曾在此设离官。他贪酒好色,为博得宠姬褒姒一笑,举狼烟,戏诸侯,最后终于被戮于骊山脚下。

后来人们发现骊山温泉水可以治病,秦始皇便派人以石筑室砌池,称之为“骊山汤”,供其沐浴。到了唐玄宗天宝六年,大兴土木。沿山筑宫,唐玄宗与绝代佳人杨贵妃更是赏尽美景,享尽风流。长生殿里,唐玄宗和杨贵妃双双对天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漫长的岁月里,骊山虽几经战火兵乱,却从未失去它的美丽,反而更增添了几分气魄和魅力,一直为世人所

瞩目。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骊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富有诗情画意。雄伟的山势自然分为东西二岭,人称“绣岭”。满山松柏透着浓绿,沿着林间幽径漫步而上,绿树丛中百花争艳,百鸟啭鸣,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如果你能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翘首远望,就会发现整个骊山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披着万道红霞,美如锦绣,分外妖娆。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登上骊山西绣岭第一峰,烽火台遗迹便尽在眼底,凝视这些遗迹,仿佛只能看见当年的滚滚狼烟,听见当年的人叫马嘶。在烽火台上居高临下,石瓮谷里林木葱茏,望不见底,下有瀑布千尺,水声淙淙,景色如画,神韵天成,堪称骊山之绝胜。

自古以来,民间便流传着许多有关骊山美景的神话,其中“女娲补天”最为古老。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不料有两个力大无比而又野心勃勃的神――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都想独霸天下,于是大动干戈。一次,水神共工率领儿子和两员大将坐在一只木筏上向祝融进攻。火神祝融口吐浓烟烈火把共工团团围住,抽刀与共工的人马厮杀起来,当场杀死了共工的儿子和一员大将,另一员大将也被火烧死。共工损失惨重,恼羞成怒,用头怒撞不周山,撞断了西北角一根擎天柱。只听轰隆一阵巨响,山摇地动,天塌地陷,大火四处蔓延,洪水肆意泛滥,日月星辰都失去了光泽。一个好端端的人间成了污浊混沌的一片,毒蛇猛兽乘机肆虐百姓,残害生灵。

就在这时,天宫勇敢善良的女神女娲,不忍心看人类遭此不幸,毅然下凡,拯救人类。女娲有两个聪明貌美的女儿,听说母亲到了人间,也一齐追随下来。她们首先端来东海的水,浇灭了地上的大火,然后在各条大江大河里拣来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子,在骊山这个地方炼了起来。火光照亮了天,照亮了地,从此日月星辰重新有了光芒,地下的泉水也变成了温泉。就这样一直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五彩石炼成了石浆,石浆擀成了石饼,母女三人就用石饼去补天上的大窟窿。但路程实在太远了,搬运一趟石饼要用很长时间。机敏的小女儿为减轻母亲和姐姐的劳累,节省时间,变成了一匹青色飞马,驮着石饼飞快奔跑。也不知用了多少块石饼,天总算补好了,又像从前一样蓝。她们正要去补地,突然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只见洪水卷着树木,淹没房屋,正向这边涌来,水中一条凶猛的大黑龙正上下翻腾追食着落水的人们。女娲同黑龙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降服了黑龙,救出很多人。大水不断从地上的窟窿中涌出来,女娲一看,立刻搬来石饼补地,石饼不够了,她们就用炼石子烧的芦苇灰,灰也用完了,水还在涌,女娲的大女儿一急,就化作一条长堤堵住了洪水。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了,可是那匹由小女儿变成的青色飞马却由于过度疲劳趴下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醒来一看,只见人间风和日丽,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一派美景。她被人间这番美景深深地吸引了,再也不愿回到天堂去,就凝神贪婪地望着这一切,天长日久便化作一座大山。因为这匹马特别美,人们便把它叫做骊马,这座山因此被称为骊山了。

由于女娲补好了天,补好了地,拯救了人类,所以人们便把她尊为“骊山老母”。为了纪念她的丰功伟绩,人们在骊山西绣峰上修了一座“老母殿”,为骊山平添了一处名胜。每当人们观赏骊山在晚霞中的雄姿,叙述起女娲补天的故事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匹可敬可爱的骊马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同学
最美丽的风景
日偏食的期待
我和蚊子
雨过天睛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母爱
天的眼泪--雨
小猴和西瓜
日全食观察
桃花
观日食
晨露
小熊家去春游
看荷花
印度大起义与英国社会的反应
汉宣帝与霍光的权力博弈探析
Love Sports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抗战后国民党消弭学运策略论析
白羊飞到银河边
“二七”大罢工时期的京汉铁路工人述论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变教为学
沙漠里的动物朋友
1960年代初江苏省农村家庭副业调整述论
犹太社会与“大屠杀”的国际认知
照片里的关注和爱
“还学于生”,实现数学课堂的智慧转身
论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女性在工业生产中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研究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3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7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10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2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6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14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9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4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5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12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11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08教学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教案13教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