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探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源自高考试题
扬子晚报上,有一篇文章以《英语六级译不出小海报?——大学生该增强应用能力了》为题,报道了扬州某高校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特地邀请扬州市区一公司女经理做一场“创业报告会”。负责的老师起草了海报的中文内容,让学生译成英语。然而,四名大学生苦思冥想,译出来的内容各不相同,而且在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部分也是一头雾水,结果他们的译文根本用不了。为此,负责报告会的老师专门去该高校请英语系的教师帮忙翻译。我们反思:英语教学一直都是注重应试教育,不断地追求分数,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方法与技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一、翻译理论
英语翻译是“把-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既要忠实又要通顺,绝非易事,因为语言是最难掌握、最难精通的。一个作者只需熟悉一种语言,译者则应精通两种语言,并要善于克服两种语言因巨大的差异所造成的困难。茅盾说:“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文字,这是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起码条件……”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差异,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表达很不容易;译作到了外国编辑那里,还有一个他们是否理解和认可的问题。因此,做好英语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素质。翻译课程的本质是语言教学,是提高双语水平的有效手段。翻译教学可以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汉语语言意识方面使学生受益。
二、翻译即再创造
第一,翻译时确切地再现他人的笔意和笔法。译者翻译时既要对原文忠实,又必须发挥创造性;不可止于形同,更要追求神似。翻译是再创造,而不是照相式地机械重复,所以翻译必然能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翻译课虽然讲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技巧等,但它们大多数只需理解而无须硬记。在翻译中没有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的“万能钥匙”,只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逐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异同,从而有效提高翻译能力。
第三,翻译教学以语言学、翻译学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涉及其他许多学科知识,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三、翻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特点
根据成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尤其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无论我们采用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还是交际法,学生总是本能地进行外语和母语的对比。实践证明,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会话,学生可不借助母语思维,直接用外语反应外,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进行两种语言的对译。即使是高年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笔下的英语句子或简单的文章中仍然错误不断,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汉化英语”。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听、说能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这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和文化方面距离都较大,两种语言转换时,形式变化很大。学生在翻译时常犯的毛病如:
我有几篇文章要写。
误:I have some articles want writes.
正:I have some articles to write.
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法的英语学习时,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英语词汇和句子的内在价值呢?毫无疑问是由于学生很少接触英语的原文资料。在课堂上,教师教授的是某个英语单词或者是一个孤立的英语句子的汉语对等词或句,从而忽略了与这个单词或句子有关联的联想和微妙之处。
四、特殊情况下的一些翻译更需学生多积累,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英语广告语的翻译,如: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在馅饼里藏一个菜园子是不可能的,广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馅饼是用大量蔬菜做原料且品种多样,因此可以直接译为“我们在馅饼里藏了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菜园子”,不仅完完全全地传递了原文意思,还让译文读者感受到了商家无比的用心。
固定的类似习语的翻译也需注意,如:He is a ball of fire.他精力充沛。
在翻译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实践与积累,就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倒背电筒
- 难熬的一节课
- 我的愿望
- 我的小天地
- 我家的客厅
- 缩写——《鲁本的秘密》
- 学校的早晨
- 节俭是美德
- 游龙潭峡谷
- 校园一角
- 野草情
- 缩写《一件运动衫》
- 家乡的田野
- 如此练武(相声)
- 我的家
-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 浅谈如何在基层林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 我们是如何开展劳务输出的
- 谈剧本教学的编—导—演—评“四部曲”
- 第二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 如何在项目上以丰富的企业文化陶冶人
- 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 一心为公的女支书
- 供电局火灾事故预防、灭火及疏散预案
- 构建“三级联创”运行机制,实现创建与农村发展同步推进
- 学校“十佳中学生”评选活动细则
-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
- 区路政大队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
- 电信分公司优秀管理者上报材料
- 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系统浅析
- 浅论职业院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实践
-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 关于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和疏导策略研究
- 论析夸美纽斯的宗教思想对其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情境创建
- 浅谈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 公共财政与财政管理的公共化
-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分析
- 对面的学生看过来
-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战略运作(1)
- 花瓣飘香,最香浓浓语文味
- 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1)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