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李海林在其著作《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言语实践。然而,纵观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往往是为实践而实践。这也使得言语实践呈现泛滥化、形式化、低效化甚至无效化的趋势。那么,如何实现言语实践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以运用为主,体悟为辅
言语实践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运用式实践和体悟式实践。运用式实践即以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写法等为例延伸而出的仿、改、创等说写形式;而体悟式实践则是教师依据文本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感想。不难看出,运用式实践指向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体悟式实践指向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而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二、以例子为主,材料为辅
言语实践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自由主义”,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它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而教师应当为这个过程铺就一条较为平坦的道路。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最大的任务就是用课文语言去发展、去丰富、去规范学生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切莫不要放过通过读、悟、点拨、对比、交流讨论等方式体会其精妙所在的机会。当然,仅仅靠文本是不够的,言语实践应依托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素材丰富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三、以无格为主,有格为辅
在进行言语实践时,有的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以完形填空的形式来完成。这就是“有格”“无格”则是在一定的要求内让学生自由组合语言。“有格”降低了言语实践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限制了学生的言语,使学生陷入格子的牢笼,不能自已,许多学生往往苦于格式而不得不放弃一些诗意的表达。当然,“无格”往往难度更大,使很多学生不得要领。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有梯度的训练让学生沿着“有格”拾级而上达到“无格”,但不管如何,“无格”才是言语实践和发展的方向。
言语实践、形成、发展是一条曲折之路。我们唯有不断探索、反思、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才能让言语之花越发灿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20)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灌注桩工程施工方案
- 钢筋施工知识详解
-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 如何防治外墙渗漏原因和防治措施
- 防腐木屋的特点
- 建筑技术新手必备知识
-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 建筑施工墙体构造常识问答
- 中国高程系统大全
-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 《我为你骄傲》 重难点分析
- 《我为你骄傲》 趣闻故事
- 《我为你骄傲》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我为你骄傲》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我为你骄傲》 教案讲义1
- 《三个儿子》 教案讲义1
- 《画家和牧童》 训练素材
- 《三个儿子》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画家和牧童》 相关材料
- 《三个儿子》 教案讲义2
- 《我为你骄傲》 教案讲义2
- 《画家和牧童》 范文习作
- 《我为你骄傲》 相关介绍
- 《三个儿子》 教师语录
- 《我为你骄傲》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