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4
创设课堂最佳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幼儿教育 心理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目前,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一、模拟表演,引发兴趣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善唱能舞、表演能力强的特点,笔者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园以及家庭教育的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模仿幼儿、幼儿教师及家长等角色都十分逼真,而且主动投入、主动参与的意识都非常强。学生的表演不仅要反映幼儿园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关键要通过表演掌握教育幼儿的正确做法。模拟表演形式新颖、活泼,效果奇佳,深受学生的喜爱,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一次表演中,学生扮演幼儿老师因家长送礼物而对班级的两个幼儿的态度发生变化。当两个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矛盾时,老师对家长送礼的小朋友态度温柔、宽容,而对家长没有送礼的小朋友态度严厉、苛刻。表演结束后,学生反应很强烈,一致否定了这个老师的错误做法。
二、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问要做到:一是问题必须目的明确,紧扣教学目的和重难点。二是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用巧妙的提问给其提供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问题之间要有联系,要由易到难,环环紧扣。四是问题要使学习好的学生有“想头”,又要使学习中下的学生有“说头”。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老师在掌握了教材后,备课主要备问题,只有设计出好的问题,才能使教学不成为灌输,而成为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讲“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内容时,老师提出了三个小问题:一是先天失明的幼儿能否成为画家?二是先天聋哑的幼儿能否成为音乐家?三是无脑畸形儿能产生心理活动吗?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肯定遗传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前提作用。这些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能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三、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兴趣
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等,远远不能满足中职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以声、文、图、像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适应了这种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可以浓缩教材精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实直观内容,随时将最新的知识和大量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填加到教学中,以满足中职学生的专业需要。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教学,其理论性较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习热情。因此,每节课笔者都精心制作课件,努力把枯燥的书本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幼儿歌曲的伴奏下,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感染大家的情绪;在可爱的幼儿动画背景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增强记忆的效果;在幼儿活动的电教资料演示下,学生更直观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活动表现,丰富感性经验。例如:在讲“幼儿角色游戏的含义和特点”内容时,教师剪辑幼儿玩娃娃家、医院、商店、理发店的游戏片段,通过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角色游戏?幼儿的角色游戏有哪些特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游戏的场景。这样教学,教师变口授为操作演示,通过看、说、听、想,学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和厌烦,反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入忘我的境界,完成学习任务。
四、以情激趣,亲师信道
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艺术手段。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表现,会使学生通过“老师对这门课有兴趣、有研究”,进而实现由“老师感兴趣”向“我也会感兴趣”的转变。这样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集中注意力,引发学习的兴趣,并达到师生情感交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乐教就会带着感情上课,就能创造和谐的气氛,就会教出意趣来。
参考文献: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谁能告诉我
- 母爱
- 放风筝
-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 菲菲
- 游天生林艺
- 茶杯与钢笔
- 游长白山
- 郊游
- 给爸爸一个惊喜
- 美丽的莲花山
- 春
- 爱看书的爸爸
- 我与爸爸的一次小争论
- 春景
- 图书馆管理论文:数字资源的整合
- 图书馆管理论文:图书馆创新服务
- 网页设计中留白的认识
-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独立学院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 基层检察文化理论建设
-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 图书馆管理论文:资源共建共享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 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
- 网络文学审美特性探究
-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图书馆服务理念
- 图书馆管理论文:新生入馆教育
- 夜莺之歌
- 狼牙山五壮士
- 螳螂捕蝉
- 再见了亲人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 一夜的工作
- 《别挤了》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 古诗二首:《十五从军征》《出塞》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
- 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
- 《瑞恩的井》教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