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浅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浅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0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浅探

【摘 要】

本文运用有关教育科学理论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从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运用的主要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言幽默艺术 作用 表现手法 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引人发笑的、意味深长的语言形式传授知识,或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或表现真理和智慧,从而使语言信息传递与转化过程得到优化,直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

一、语言幽默艺术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虽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学生所处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学生主观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如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点拨、引导,就会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从而使他们专心致志地听课。这样,教师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精神、合作精神的发挥,就有了基本保证。

(二)能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伴随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和惶恐不安地学习,其效果大不相同。当学生怀着各种思想负担所造成的紧张心理进入课堂学习的时候,当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当师生的情感缺乏交流难以沟通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风趣的故事,常能使学生解颜启齿,开怀大笑,从而创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境,这就为学生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幽默性语文具有描绘形象、创设情境、唤起表象等功能,它能使学生在教师风趣、诙谐的语言所造成的愉悦感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这就为学生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教师的幽默性语言往往蕴含着教师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见解、新颖的知识,常能使所要表达的内容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就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语文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方法

(一)奇出法

奇出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或教学内容,出乎学生意料地提出一种新的说法或观点,然后再作简要解释,以获得一种充满幽默情趣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有位老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做题,真巧,这两位学生的字都写得又小又丑,并且都由下往上斜着写去,非常难看,同学们看后哑然失笑,这位老师却正色说道:“字虽然写得歪歪扭扭,但诗意甚浓。”学生听了大为不解。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字笑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学生听了无不捧腹大笑。

字写得歪歪斜斜,却说“诗意甚浓”,这就使学生产生了弄清事情缘由的迫切心理,待老师补充说明后,强烈的幽默感也就随机产生了。

(二)比拟法

比拟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风趣、诙谐的语言把物当人或把人当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表达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如有位老师上作文评讲课,他批评一位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的同学说:“××同学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不错,只是错别字太‘嚣张’了,有的‘张牙舞爪’的。”学生听了,乐不可支。

这位老师把学生的错别字当“人”来表述,并言之为“嚣张”;把静态的潦草的字迹当作其他事物来说,并称之为“张牙舞爪”,使学生在大笑声中认识了写错别字的危害性。

(三)谐音双关法

谐音双关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同音、近音的词语或句子,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曲折、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思而得之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如课堂上,有位老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一首诗,这位同学很快就把黑板写满了,字写得又高又大,学生都笑了。这位同学看着自己的“作品”却洋洋得意。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笑道:“××同学默写的全对,但‘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好了。”学生听了忍俊不禁。

这位老师对这位书写不好且沾沾自喜的学生,没有正面批评,而是运用谐音双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幽默的审美感受中受到了教育。

(四)口诀歌赋法

口诀歌赋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歌谣。顺口溜、诗歌等形式来表现一种幽默效果的语言表达方法。如有位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他用顺口溜的形式来表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并让学生牢记。教“楼”字,他说:“盖大楼,用木头,‘女’子用在‘米’下头。”教“碧”字,他说:“王大娘、白大娘,一齐坐在石头上。”教“腾”字,他说:“二人走娘家,头带两朵花,住了一个月,骑马赶回家。”

这位老师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运用顺口溜所独有的学习氛围,把有可能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课上“活”了。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幽默构成的方法很多,如:比喻法、夸张法、对比法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举例论述了。

三、语言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主要原则

(一)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科学性指教师的语言幽默艺术,既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语言意义上的特点。它要求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做到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合乎逻辑、解说符合实际、遣词造句符合语法规律等。教育性指教师的幽默语言对学生应有的教育作用。教师幽默语言的教育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内容包含的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感情上,而且体现在语言本身的教育作用上。

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语言幽默艺术发挥审美作用的先决条件。

(二)美感性和愉悦性的统一

美感性指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运用优美的词汇、甜美的语音、悦耳的语调以及语言的机智、出神入化的讲解、完美的逻辑推导等,给学生以浓郁的审美感受。愉悦性指教师的幽默性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人轻松愉快、爽心舒情。美感性是愉悦性的基础,幽默语言一旦失去了美感性,其愉悦性也就不存在了。

美感性和愉悦性的统一,是语言幽默艺术发挥审美作用的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月季花开了
郊外踏青
可爱的小狗
吹气球
潮州亮起来了
庆六一文艺演出
夏天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美丽的家乡
春天来了
气球的妙用
秋天的童话
我的妹妹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