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分析研究

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分析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9

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分析研究

【摘 要】

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儿童一步步由读文向读图转变,新的图像文化逐步蔓延到儿童每天都接触的教科书中,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艺术性和人文性,插图也逐步占领了视觉文化的领地,插图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繁杂的种类和显著的特征,对语文教学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教育功能,了解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插图 教育功能

前言: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几乎都有一至两个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直观的帮助小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插图的作用逐步被忽视,所以应该加大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功能研究,注重插图的作用。

一、插图的定义以及种类

(一)插图的定义

插图的艺术作品在图书的历史上源远流长,随着人们不断对插图的认识,插图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插图是运用图案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手段,插图和课文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插图可以使读者对课文的阅读产生极大的影响[1]。插图的作用不断被挖掘,插图被当作加强教学的一种直观性工具,插图在教科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插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文字表达功能的不足,这使得插图成为了和文字相辅相成的一种重要信息源。

(二)插图的种类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其教学功能可以将插图分为识字解词型、单幅学文型、多幅连贯型以及蕴含道理型。识字解词型主要是指在小学生识字认词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文字中抽象的字形、字义以及字音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儿童就可以借助实物图形来认字,图画具有直观的特点,对于一些字词的理解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来讲解,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单幅学文型的插图中,图画就直接将文章的主要意思表达出来,反映作者的写作目的,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借助插图,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多幅连贯型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组和句子,此时就可以对照文章和插图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意思。而寓含道理型的插图大多出自名家之手,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可以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教育。

二、插图的教育功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受心理和年龄特征的影响,都比较倾向于形象性的东西,特别是对画面比较感兴趣,在小学教材中最重要的设计就是插图,趣味性的插图可以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并且借助插图的鲜明形象使学生深刻了解文字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还要利用插图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探究知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3]。比如在《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插图,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鸦要叼着肉站在树上?为什么不回到鸟窝里?狐狸站在树下干什么呢?插图与问题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整篇文章。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言语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指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情景中,能够从容倾听、应对和表达,体现与人交谈的文明素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发展学生书面语言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小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语言能力学习的过程中,插图是形象学习和复述最主要最直接的裁体,插图是培养学生口头能力表达的生动材料。

教师也可以根据插图中提供的具体情景,创设口语交际的真实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看图造句、看图说话、看图作文等,培养学生真实的语感,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比如在《司马光》一文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将画分解成四个部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让学生分组口述不同画面中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将画面口述的内容组合起来,将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通顺的话。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是由具体形象的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小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大的具体性,所以教师应该借助于插图创造一个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环境[3]。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插图不仅将课本中的精彩片段还原出来,也包含着许多文字没有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进行拓展性思考,既锻炼学生的理解力,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充分发挥了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最终也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根据画面中红军冲过泸定桥的场景,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进行分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在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弄明白整个事情的经过,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他们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结 语】

插图教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艺术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但要重视插图教学,还要巧妙的发挥插图独特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以及道德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学习的记忆。教师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提升语文的课堂教学,对于插图的巨大教学功能,还有待教师更多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2】徐翠凤.视觉文化视域下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春天来了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我的妹妹
月季花开了
可爱的小狗
郊外踏青
秋天的童话
庆六一文艺演出
潮州亮起来了
吹气球
美丽的家乡
气球的妙用
夏天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