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有特色高水平农业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有特色高水平农业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有特色高水平农业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摘 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开展继续教育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理清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凝练以铸造品牌、内涵发展、提升能力、提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发展思路,构建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继续教育体系。为此,学校必须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以优化办学结构为原动力,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根本,以拓展办学市场为拉动力,以加强继续教育研究为支撑力,以优化考核、资源共享、绩效管理为推动力,以加强党建、凝练文化为保障力,推动学校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继续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开展继续教育的悠久历史和传统,1934年建校初期就设有专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的机构。建国初期,1950年开始开办全国劳模培训班。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开展农业干部培训及涉外培训,1979年经中央批准在学校成立了中央农业干部学院分院,1980年10月原国家林业部在学校开办林业干训班。1985年开始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继续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以干部教育培训为主,非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学历函授教育两个办学类型齐步发展。近年来,按照“铸造品牌,内涵发展,提升能力,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有特色、高水平农业继续教育教育体系建设,初步取得成效。

一、发展成效

(一)发挥办学特色,依托区域优势,初步形成干部培训教育品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贯彻中央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战略部署和有关干部要求,充分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依托地处全国唯一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区域优势,不断探索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初步形成农业农村工作领域干部教育培训品牌。

1.平台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学校已建成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院、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培养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水利部西北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西北分院、全国妇女培训基地、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等7个全国培训基地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区也在学校设立干部培训基地。

2.基础能力建设增强

在培训项目开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教材建设、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形成了“实际、实用、实效”培训模式,创立了特色鲜明的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总结凝炼了“四步法”干部教育培训调研、“五元一体”培训教育教学法等培训经验,形成了培训需求调研“三个吃透”、培训教学“顶天立地”、培训管理“动态监控”、培训后“跟踪服务”等特色鲜明的培训机制,在全国引起反响。

3.类型层次规模扩大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以提高农村农业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紧扣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区域、类型、层次和规模。培训区域以中西部为主、覆盖全国,培训干部类型包括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职业院校校长及骨干教师、涉农企业干部、村支书(主任)等,平均年培训达到8000人次左右。

4.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科技资源优势及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区域优势,积极打造品牌培训项目和品牌培训课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先后两次、陕西省委《调查参阅》多次介绍学校农业农村干部培训情况。中组部、教育部、陕西省省委省政府等方面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对学校培训工作成效予以肯定。2014年4月经中组部考察审批学校成为第14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二)规范管理,网络支撑,成人学历教育稳步发展

1.招生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招生覆盖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广西、云南、河南、河北、广东、黑龙江等全国13省(区),设立16个函授站,在籍学生1.4万人,有力增强了办学活力。

2.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优化了“统管分教”的管理体制,强化专业学院和函授站职责。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招生计划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77个函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修订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函授教育教学环节管理和质量监控,保证了成人函授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3.网络化教学初具成效

建设了集远程教育、成人教育、非学历培训等模式为一体,融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综合支撑平台,综合教务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开始运行,启动了15个主要函授专业100门的主干课程建设,开展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运行。

(三)创新管理与文化建设,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1.管理机制创新

建立了根据工作发展需要调整内设机构的机制,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协调、监督、检查、指导的学院运行规则;创建了工作任务、工作成本、工作效益“三结合”的目标责任管理体制;建立了以绩效奖励和创新奖励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激励机制;成立了继续教育研究机构,加强了理论研究。

2.文化建设加强

形成了以“和谐、创新、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工作第一,学习至上,追求一流”的“继教人”精神,继续教育工作者凝聚力显著增强。

3.办学经济效益提升

开源节流,拓宽办学业务,挖掘办学潜力,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支出预算审批制度和办学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强化节俭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学费收缴良性机制。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1.发展空间广阔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四化同步发展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破解“三农”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国家“211”和“985”重点建设农林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2.外部环境良好

党和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继续教育;高校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各类人才培训任务和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国家教育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形成广覆盖、宽领域、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这些措施和战略的出台,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

3.学校高度重视

几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目标,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知名度迅速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学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拓宽社会服务渠道的同时,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通过建设一流的培训设施、构建一流的培训体系、组建一流的培训教学团队、提供一流的培训服务等措施,把学校建成国家级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良好的设施,富有的教学资源,广阔的育人空间,为继续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无形资源和办学优势。

4.区位优势明显

学校位于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区内密集的农业科技企业和示范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探索积累,成为学校办好继续教育的区位优势。

(二)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

高校是继续教育加快发展的主体阵地并发挥着高端引领作用。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所以竞争日益激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专业以农为特色,服务行业以农业为主。学校学科专业是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依托,面临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的限制。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与国内一些名牌大学和“985”工程建设高校相比,在办学规模、办学收入、市场开拓、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继续教育的规律认识把握不足,教育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非学历培训教育形成的品牌项目、精品专题不多。成人学历教育开设专业多,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但学校优势学科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源渠道单一,基础较差,不利于持续发展。教育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还不强,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2.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继续教育有很强的竞争性,变化大,时代感突出。由于学校远离城市,教职工市场意识不强,市场开拓能力弱。与国内著名高校相比,差距较大,优势资源利用尚有较大潜力。

3.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尽管建立了专业数量齐全的师资库,培养了一支管理队伍,但是缺乏名师和大家。由于用人机制不畅,管理、研究队伍数量和质量还难以完全适应发展需要,亟待加强。

4.管理体制机制不适

现行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继续教育市场性强的特点,与兄弟院校相比,运行体制不顺,分配奖励机制不畅。管理体制机制也与继续教育的发展实际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继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硬件建设与后勤保障条件不足

与快速发展的办学规模相比,硬件建设滞后。特别是培训设施条件差,校内食宿条件难以满足培训单位和学员的生活及教学要求。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挖掘利用优势办学资源,培育新的办学增长点,按照“铸造品牌,内涵发展,提升能力,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推动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一)目标定位

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农村干部培训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品牌,办学业务与管理改革齐抓,教育教学与业务研究共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建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区域领先的继续教育体系。到2020年学校继续教育办学指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整体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全面大幅度提升,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初步建成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继续教育教育体系。

1.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特色教育优势基本形成

全面强化品牌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管风。力争五年后干部培训品牌被社会广泛认可,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干部培训基地,扩大省部级培训基地5个,地市培训基地10个。成人学历教育函授网络教育方案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办学规模适度扩大,服务区域和领域不断延伸

3.社会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办学效益逐年增加 在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全面加强内部理财,拓展收入渠道,办学收入稳步增长。

4.优化细化管理,建立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

加强普招外办学管理,按照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等分类细化管理,建设普招外办学管理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调动二级学院非学历培训教育积极性,建立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

5.打造农业农村重要领域干部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研究中心

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农村领域干部教育培训、成人教育规律研究,进一步深化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继续教育新模式,使学校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和继续教育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中心和政府的参谋。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打造一流的网络与远程教育教学平台。

(二)主要任务

1.干部培训教育“精品塑造”工程

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干部培训品牌的影响力。打造连续举办10期以上培训班或者持续办班两年的精品项目10个,培育100个培训名师,围绕三农发展热点难点话题形成100个名牌专题,正式出版10本优质培训教材,建立100个现场教学特色基地,发表10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开发100门网络培训专题。

2.成人学历教育“信息化武装”工程

建立融学籍注册、成绩管理为一体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开发100门网络课程,涵盖15个主要函授本科专业或骨干专业课程。引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政治理论等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武装函授教育,提高成人学历教育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争取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资格。

四、发展措施

(一)加强管理,优化办学结构,强化目标实现的原动力

1.强化普招外办学管理,优化成人函授学历教育管理模式

设立教育培训管理办公室、自学考试管理办公室。强化普招外办学管理,统一协调校内资源,规范普招外办学管理办法,稳定普招外办学秩序。改革成人函授学历教育“统管分教”模式,分类管理,把二级学院自主管理和学校统一管理有效结合,保证办学质量。

2.打造品牌,统筹非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办学层次

依托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打造农业农村干部培训、职教师资教育两个品牌,引领继续教育发展。在加强管理基础上,鼓励各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升继续教育办学层次,由继续教育学院牵头负责职教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宣传联络及生源组织工作,扩大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规模。

(二)质量为本,拓展办学市场,强化目标实现的拉动力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等三个国家标准。结合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加强研究与总结,建立培训教育和职教师资教育管理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争取ISO质量认证。

2.拓展办学类型和领域,扩大教育培训市场

加大培训项目研发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培训、高端培训、社会合作培训,不断拓展办学类型和领域。加强培训市场拓展力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培训市场覆盖率。

(三)优化工作机构和队伍,加强研究,强化目标实现的支撑力

1.优化继续教育机构,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鼓励各专业学院设立实体继续教育机构,明确分管领导,配备高素质工作人员。允许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工作实际自行调整内设机构。建立灵活多样用人机制,允许继续教育学院面向社会自聘工作人员,实现学院内聘管理岗位与学校正式聘用人员同岗同酬。

2.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力度

成立继续教育研究所,设立干部培训教育研究室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设立继续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每年启动一批职成教育研究课题或项目。完善学院、部(室)、业务办公室三级业务学习培训制度,坚持职工外出学习交流制度,建设学习型学院。

(四)加强考核,资源共享,绩效管理,强化目标实现的推动力

1.优化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将学校的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继续教育的优质资源,构建学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继续教育利用学校教师、实验室、图书及后勤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政策支持保障制度。学校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干部培训、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并计算教学工作量。建立继续教育学院与其它学院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利益合理分配机制。

2.强化目标责任制,严格财务管理和节俭办学

实行全员目标责任制,完善以目标任务和绩效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奖励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导职工价值取向、强化节俭办学意识;实行和健全财务收支包干制度、项目支出预算审批制度;加强各项办学、办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

(五)加强党建、凝练文化,强化目标实现的保障力

1.加强党建和作风建设

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学院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领导能力建设,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增强领导班子治学办院能力。发挥学院党委监督保障作用,清廉务实,为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证和思想基础。

2.重视继续教育文化建设

继续发扬“工作第一,学习至上,追求一流”“继教人”精神,凝练继续教育特色文化,创建“风清气正、和谐奋进”学院。

参考文献

[2]王雄.“四步法”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8,

(11).

[3]郭护团,王雄.校地合作开展村官培训的实践与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3,

(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书籍·理想·人生
《我的理想》演讲稿
学会生存
保护自己
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
我的理想
我与书的故事
我的理想
梦想
分离之际
理想是生命中神圣的向往
珍爱生命,学会生存
我的理想
学会生存
阳光房的选材需要注意那些?
工作总结经验分享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的范围
某项目部监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节地理念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诠释
项目经理的一篇建议,希望新人能走出迷茫期
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建筑工程资料的分类与编号
施工质检员个人年终总结
升降脚手方案
施工员要掌握哪些知识
地下室工程的隐蔽验收记录的主要项目
监理单位文件资料的管理
分析二级建造师阅卷流程及体会(2011二级建造师阅卷)
测量员个人年终总结
《葡萄沟》老师语录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特产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提高篇
《葡萄沟》美文欣赏 豆单
《葡萄沟》写作指导
《葡萄沟》重难点分析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春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积累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聪明的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蝴蝶
《葡萄沟》随堂练习 提高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青蛙卖泥塘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阅读篇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趣闻故事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