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1
运用地理实验,探究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地理实验不仅能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探究能力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地理实验,引导学生构建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并通过自主、合作分析相应案例,达到巩固提升的
目的。
关键词:地理实验;探究;河流水量;因素
一、教学目标
理解并构建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探究我国河流流量大小、沼泽地及咸潮等形成的原因。
二、器材准备
【实验器材】一个大玻璃箱、一脸盆水、一些冰块、一次性纸杯(杯底扎一些小孔)、三根吸管、三支滴管、一大堆沙子、红黑色墨水等。
【其他设备】摄像头、电脑、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黄河颂》。
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做一个实验。也许这个实验不能模拟出黄河断流的全部原因,但它将会让我们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产生一个全新的思考。
(二)实验探究
请4位学生按表1步骤完成实验(通过摄像头在大屏幕直接投影实验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看,并将影响因素写在表1的横线上。
师问: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哪些?
生答:降水、下渗、地下水(流域植被覆盖)、支流水、冰川或积雪融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水排放等。
师问:这个实验没有模拟出来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可结合长江流域图和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
生讨论回答:湖泊水和蒸发。
承转: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将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按照“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空间维度归纳到表2中。
展示学生答案,并请同学评价。
(三)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按分组自主完成表3中问题,完成好后,小组讨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当然,有些河流水量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有其他特殊原因。例如,黄河下游断流还有水价低廉、浪费严重、水库调节能力弱等原因,珠江口多发咸潮有人为无序挖沙,导致河床下降等原因。因此,我们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具体分析。
四、教学反思
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非常少见,可以说这节课开创了地理课堂实验的先河。当学生看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被搬上讲台,显得非常兴奋。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较好。
而且,本课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以及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2012-10-0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秋节
- 小荷
- 爷爷的砵仔糕
- 生日礼物
- 乌龟跳井
- 板凳龙
- 巧克力馒头
- 我的家
- 爬城墙
- Go go go!向零食“出发”!
- 看猴子
- 我的学校
- 我和书的故事
- 盛开的水仙花
- 我爱苔鲜
- 试论“引趣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让孩子表里如一
- 初中物理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分析
-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
-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略谈
-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 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 关于初中数学活动课实践探索
-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 数学日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浅谈少儿舞蹈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奶奶笑了
- 画风
- 《识字6》
- 葡萄沟
- 12北京亮起来了
- 蒲公英的种子
- 乌鸭与狐狸
- 9欢庆
- 说话写话一只燕子
- 《数星星的孩子>
- 我喜欢的动物
- 植物妈妈友办法
- 王冕学画
- 难忘的泼水节
- 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