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1
浅析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 要:在我国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高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长期处于只关注技能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于是学生的审美能力缺失。要想使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缺乏审美的现状得到改变,就要从教学过程出发进行探讨。下面笔者就来分析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观注重的是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忽视了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就要从思想观念上做出改变。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目的,将发现美、创造美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美术技能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感官是获得审美感受的途径,审美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感官而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比如,在教学语言上要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所描绘的画面要鲜活,从而使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音资料,从而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美”,审美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三、将教学与现实联系起来
推究艺术的源头,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生活是艺术产生并发展的土壤。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有必要使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人情美、人性美,同时也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创造美的素材。比如,在教授《现代建筑》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有名的建筑中参观,在教授《现代人物》这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向闹市街头或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来观察人物。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学与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也就具有了现实依据。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关键在于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来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广大美术教师要改变固有的观念,提升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3]徐敏燕.试论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能力[J].中学时代,2014
(1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最后一片落叶
- 家乡的变化
- 人们的变化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读《游山西村》有感
- 月球上的一次旅行
- 悠悠球里的精灵
- 《到米子巷去》
- 感恩母亲
- 一个白颜色的故事
- 学校风波(5)
- 春雨
- 单翼翅膀
- 我的“文具盒家族”
- 习惯成就梦想
- 春雨
- “互联网+”驱动金融服务模式的七个转变
- 基于“互联网+”的后台员工培养模式探讨
- 沟通中非语言信息的解读
- 寿险电销人力发展漫谈
- 生态时代的服务运营之道
- 电商时代客服胜任力模型提升研究
- 胜任力的上行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前行
- 投诉处理岗的胜任力培训
- 国内银行市场活动体验调研
- 基于供需关系的岗位价值评估模型研究
- 呼叫中心管理中的心理学运用案例解析
- 呼叫中心员工情绪和压力管理四步法
- 电话营销未来之路――互联网化运营探索
- 当客户体验成为入场券
- 在线时代,各显风采
-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_语文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_语文论文
-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论文
-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 写雨诗例说_语文论文
-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_语文论文
-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_语文论文
- 什么声音?_语文论文
- 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体现_语文论文
- 来自厦门中学语文备课组老师的总结_语文论文
- “广告语”例说_语文论文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语文论文
- “回环”例说_语文论文
- 质疑——创新的源泉_语文论文
-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