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探究为核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以探究为核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以探究为核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越来越被广大师生重视,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交流、批判、反思等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解题,探讨和研究的技能.探究教学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不良情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新颖多样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凸现出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无限生机,催化着数学永久的生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就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略谈浅见,从留出课堂时空,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组织实践活动,体验自主探究过程;创设问题情景,提高探究问题能力,三方面简要论述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不正之处,请同行们指正.

一、为自主学习创设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转为学生积极主动探求,自行发现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解决问题掌握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实现角色转变,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营造出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融洽,友好合作.课堂氛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发挥达到更积极更理想的状态.

例如,教学“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课时,老师出题让学生自己先自行探究:

例1 将三角板的一角固定于O点,画出∠AOB,沿O点将三角板旋转180°并画出∠A′OB′.问: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发现:OA与OA′,OB与OB′是一条直线;有的观察到:∠AOB与∠A′OB′是对顶角,∠AOB与∠A′OB′的大小相等, 还有的争辩说:∠BOA′与∠B′OA也是对顶角,也相等,∠AOB与∠A′OB互补 ……

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面对问题时主动观察,淡定思考,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这种模式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先传授概念,定律,定理,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运用它们来解题,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课程内容上,要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把重心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上.因此,老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并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自主探索出数学的一片天空.

二、组织实践活动,体验自主探究过程

初中课本书有许多概念,定理,公式,有的抽象难懂.对课本上的这些定理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大多数初中学生会产生好奇.探究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理.老师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实践活动,以“发现问题―提出构想―搜集信息―构建模型―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体验中领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改变以往机械记忆、死搬硬套的学习方式,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数学知识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和决心.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为让学生体验规律形成的过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自己摸索着寻找规律:

例2 1张长方形的桌子可坐6人,按下图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2)假设利民茶馆内有48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6张拼成一张,共可坐多少人?

(3)在(2)中,若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桌子,则共可坐多少人?

通过探究发现所学的技能对学生而言更加富有意义.学生通过自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在亲自动手摆一摆中,寻找着桌子和人数之间的规律,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全面地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再觉得数学只是简单枯燥乏味的数字推理,它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坚定了他们学好数学、服务生活的决心.

三、创设问题情景,提高探究问题能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划,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综合应用的过程.数学在现实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解决现实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简单化.让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人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课堂上,老师有必要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摸索,从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代数式”是学生从数到式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教学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景供学生自主探究,以帮助学生打下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1)从表格中任取出一竖列,求出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2)如果用x表示其中一个数,那另外两个数如何表示?

(3)如何用x的代数式表示同一竖列相邻3数之和?

(4)若同一竖列相邻3数之和为75,则这三天分别是几号?为什么?

列代数式的关键是要熟悉日历上的数据排列规律,从这些数字的变化中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探究,是解决问题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学生带着“为什么”“如何办”的疑惑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自己想一想也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亲自动手实践试一试,学生间也互相合作交流,围绕问题互相探讨,

让问题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解答.探究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同时也锻炼了社交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课堂环境的变化也让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轻松开放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新一轮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期待更多的教育同行加入“探究式教学”研究中来!以期解决规避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完善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名著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雪孩子》故事梗概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开国大典》观后感(5)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灯光》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美国建筑企业ERP应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土方与基坑工程
浅谈国产CAD厂商之间的合作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浅谈混杂建筑是否为环境和谐之音
地面与楼面工程质量预控
门窗工程通病及治理
城市规划与建筑节能
色彩与心理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
《荷叶圆圆》第二讲义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荷叶圆圆》教学重难点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小树苗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的故事
《荷叶圆圆》第一讲义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